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 > 张店区

五音戏

五音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

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极富抒情性。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五音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安安送米》等。由于表现的多是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故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常用民间谚语和形象比喻,言简意赅,深得一方百姓喜爱。

在五音戏的发展历史中,早期的著名演员有铁笛、荀兴旺、曹然生、高桂芳(艺名“半碗蜜”)、李德兴(艺名“跟柱子”)、王焕奎(艺名“自来喜”)等。之后,艺名“鲜樱桃”的邓洪山成为“五音戏”表演的集大成者。他的唱腔朴实简约、柔和婉转,被百姓形象地比喻为“一嘟噜一穗儿,喜的人掉泪儿”。邓洪山的表演细腻传神,其“飘眉”、“送目”、“飞老鸹”等技巧堪称戏曲表演一绝。20世纪30年代,邓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优美动听,唱片公司赠送他“五音泰斗”的锦旗,“五音戏”也由此定名。

五音戏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下一篇:高密茂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