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 > 上虞

崧厦章家耙棒会

崧厦章家耙棒会
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崧厦章家耙棒会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宋末年,世祖章衡(宰相章惇之侄)任越州知州,因战祸,其子章奎文定居于崧厦,后子孙繁衍,垦种曹娥江畔沙地为生,形成章家村落。因曹娥江道变迁,江水不时将垦种之地吞没,涨滩时又成为沙涂,与邻村争夺新涨沙涂,引起武斗,为斗胜对方,章氏祖先外地延师习武,拳棒会(耙棒会)应运而生。章家耙棒会(全城国术团)初建时,族规定男丁16岁以上,均需参加习武,以应急需。在武斗时,只准伤对方身,不能丧对方命,代代相传。农闲时则在道地、塘路上,有拳师指导,边练习,边表演,边指正,并演习对阵,由三人打头阵。当然,表演时也六亲不认,宁可娘舅打伤外甥,明天登门探望……

清末民初,武斗已止。由原男丁人人习武,变为习武爱好者。多数为袋头帮(搬运),学习各种拳、腿、肩、腰基本功夫外,还学会黑虎拳、小洪拳、大洪拳等套路。练习的器械由鎲、耙、棒、棍、刀、戟、锏、钗、锤和流星等。“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拳棒会组织涣散。抗战胜利,袋头帮头脑、拳棒会骨干章金木着手整顿,招收百名以上青年入会,由章炳友、章周通、章水成等老会员传授,入会者交纳入会费一斗小麦。章氏族长、族董积极支持,以族产蒲泊荡收入作基金,添置新器械,为适应新潮流改章家拳棒会为全城国术团(全城是纪念先祖章仔钧练氏夫人保护全城人的性命,成为章姓代号)。十里方园逢庙会,必赶去上台表演。出发的前一天,召-议,宣布纪律,不能闯祸,后半夜派出专人赶去表演台上插旗,谓之抢台基,谁先插旗谁先表演。表演开始时闹台(敲头场),闹台毕,拳术、器械表演穿插进行。所表演的都有名堂,如武松起解、关公走麦城、蝮蛇出洞、海底捞月、活捉刁刘氏、大闹天宫、力夺四虎、罗通扫北、醉打蒋门神等等。表演者在简单锣鼓伴奏下,上台先是绕台数圈,谓之走台,接着正式表演节目。为确保表演安全,还有一批年青力壮者为表演者“护驾”;为表演有序进行,还有专人报幕,向观众报告演出者姓名、所表演的拳术和戏耍的器械以及所冠的名堂等。

解放后,迎神赛会几乎绝迹,1957年有所复生,一批青年习武者应运而生,主要为父子叔侄、邻里相传,但人员不多。至今全城国术团成员幸存的有章同波、章火云、章振宇、郑开祥、章吉夫、章志方等,并皆年老体弱,不再组织任何活动。现只有从叔伯处学会拳术的章锡寿(个体医生)也已65岁,如有村镇组织牵头,传授后代尚有施教能力。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馆




下一篇:上虞高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