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 > 来安

秧歌灯

秧歌灯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秧歌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朝末年发源于来安县广大乡,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动作,后来形成了秧歌灯雏形。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唱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伴奏乐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间锣鼓。

秧歌灯的曲调丰富多彩,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愉快,歌词通俗流畅,动人以情。由于以上特点,秧歌灯很快流传到滁州全椒江苏省-、江浦、浦口一带乡间。群众自诩秧歌灯“有九腔十八调,调调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唱转头不算本事高。”

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以前均在广场演出,上场人数多则82人,少则32人,角色分为“主伞”、“鞑子”、“包头”。主伞为灯头,持串铃领舞;鞑子为男角,服饰为箭衣、马褂、圆顶卷边黑色帽,脑后垂长辫,脚穿短筒靴;包头为女角,身着彩色大衣襟褂子,脚穿彩鞋。主伞服饰与鞑子相同。其余男女表演者均手持纸扇和荸荠形彩灯。

秧歌灯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中的队形有“串花阵”、“金龙盘柱”、“二龙戏水”、“剪子交股”和“叠罗汉”等;“小场子”的节目有“姜太公钓鱼”、“小放牛”、“对花名”、“看灯”、“卖杂货”等。无论是“大场子”还是“小场子”,都具有“灯中有戏,戏中有灯,边唱边舞”的特点,故秧歌灯又叫“雨夹雪”。

1957年1月,来安县排演的《秧歌灯》作为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节目,获得表演奖和挖掘整理奖。1959年,该节目经过加工,又参加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并赴北京为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等16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演出。

秧歌灯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秧歌灯的道具由串铃,“头伞”(也称万民伞)以及形如水乡特产的荸荠的红绿灯,外加折扇组成:其作用是串铃为全场跑阵表演的总指挥。“头伞”是紧随其后的领灯人。

服装:男角(亦称鞑子)头戴翻沿帽,黑纠缎料制成,帽顶和穗为红色、缎料绣花清代装束,薄衣快靴。主伞:胸前佩大红彩球。女角(亦乐包头,明末清初均为男扮女装)。脑后梳一独辫,浅绿色大衣禁褂裤,短围腰、布鞋。伞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伞衣,下沿缀五彩丝穗。

手灯扎成椭荸荠形灯架,蒙红绿色灯衣,顶上有绿色花朵装饰。

建国后推陈出新的秧歌灯,剔除了串铃,保留了“头伞”、“手灯”和折扇,演员的服装改为现代歌舞服装。

2、秧歌灯的演唱形式及内容

秧歌灯的内容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中的队形有“串花阵”、“金龙盘柱”、“二龙戏水”、“剪子交股”以及“叠罗汉”等。小场子的节目有“姜太公钩鱼”、“小放牛”、“对花名”、“看灯”、“卖杂货”等。小场子实际上是表演唱。演唱的曲调有“金垛子”、“九连环”、“鲜花调”、“八段锦”、“采莲”等民间小调。

秧歌灯的唱词:一是“祈祷类”二是“说事类”三是“抒情类”。如说事类的歌词有“阳雀喳喳满天飞,小满处处秧歌声”。祈祷类的有:“秧歌一唱心花开,万粒归仓庆丰收”。抒情类有“十里水乡十里歌,万亩良田万担粮”。

秧歌灯伴奏的乐器以锣鼓打击和丝弦伴奏为主,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等。

不同的历史时期秧歌灯有不同的唱调,建国后的秧歌灯唱词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辉煌成果,农业大丰收的歌词。如“公社粮仓园又尖,社员堆谷上了天,扯把云彩擦擦汗,凑着太阳吸袋烟”等新歌颂词。以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类的歌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秧歌灯以喜悦欢快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其唱词充分反映和表达了广大水乡农民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愉悦心情“百花捧出秧歌灯,春风引来玩灯人,绿柳黄莺唱新歌,千家万户开秧门”。

原生态的秧歌灯服饰、道具

包头:淡绿色汉族大襟短便装,脑后梳一根独辫,头戴花。

鞑子:缎绣清装,腰系绸带拖于腰两侧,脚穿黑色短靴,主伞胸前佩大红绸彩球。五鞑子服装可一色,亦可多色,除黄色皆可着。

帽子:黑缎制成,帽顶及穗为大红色。

扇子:即一般白纸折扇,扇面上一面绘“凤”,一面绘“龙”象征龙凤呈祥,扇轴系大红扇坐。

手灯:灯为椭圆的荸荠灯形,灯衣为绿色,灯顶上有红色鲜花装饰,并间有水稻叶子。高度25厘米。直径20厘米。

伞: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伞衣,下端缀五彩丝穗

改革后的秧歌灯服饰、道具

1、服饰:一律为现代装,男角为白色舞衣;女角为粉红色彩衣。

2、道具:手灯(为荸荠形灯笼)、彩扇。




下一篇:肘歌抬歌(淮南市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