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廊坊 > 永清县

永清河北老调

永清河北老调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清河北老调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流行于河北保定廊坊沧州衡水石家庄等地区。清初,这一带农村举办民间花会时,在“小乐会”、“旱船”等节目里多清唱一种“河西调”,俗称“娃娃”,即元明以来散曲中的曲牌[耍孩儿],老调的唱腔最初是在河西调的曲调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早期演出剧目以生、净戏为主,生、净分行不分腔,都由老生扮演,同唱老生调,因此俗称为“老调”。老调逐渐以保定为中心发展为东西两路,东路注重做功和唱功,西路注重武打。永清县位于保定东北部,和霸州接壤,这里的老调源于东路老调。永清县河北老调的第一代传人黄万启出生于公元1869年,-传人陈志清出生于1970年。至-传人陈志清,老调已在老村流传了130余年,在这130余年中,《潘杨讼》《铁冠图》《反北京》《反徐州》《杨金花夺印》等代表剧目久演不衰。

永清县河北老调属板腔体,其主要板式有:导板、头板、二板、安板、哭板、起板、流板、锁板、拨子等。一般唱段以导板或起板起唱。导板(起板)接安板,转二六,转流板,转锁板是较常见的演唱模式。演员调门为B大调或降B调,比河北梆子调门略低。文场乐队的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笛子、笙、瓮子等。武场乐队的主要乐器有:板、底鼓、梆子、小锣、大锣、铙钹、大堂鼓、小堂鼓等。永清县河北老调虽源于东路老调,但又有别于东路老调以文戏为主的艺术特色。由于永清县人多尚武,故村民尤喜武戏,这样就使永清县河北老调不但继承了东路老调注重唱、做的特色,同时也能上演大量武戏。

纵观河北老调形成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找出杂剧、散曲、河西调、高腔、山西晋剧、陕西梆子、西河大鼓、河北梆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像,在研究中国戏曲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永清县河北老调以武戏为主,迎合了当地人民尚武的风气,同时又因其源于注重唱、做的东路老调,唱腔优美抒情,因此,永清河北老调与东路老调、西路老调都不尽相同,又有其独到的表演特色和珍贵的艺术价值。

永清县河北老调的代表性传承人陈万侨已经去世,肖宗垚已82岁高龄。而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传承人中几乎没有能演武戏的演员,大多能演唱一些简单的唱段,独具特色的永清县河北老调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应趁着硕果仅存的两三位老艺人在世时抓紧时间进行整理保护。


下一篇:皮影戏(雾灵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