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 > 肥乡

肥乡传统棉纺织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乡传统棉纺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自7世纪棉花从印度传入后,中国纺织业即由麻纺转为棉纺。到元代,在黄道婆纺织技术改革的影响下,河北魏县肥乡县等地的纺织业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用土布裁制的衣被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河北省魏县的传统纺织技术工艺比较繁杂,包括搓花结、纺线、打线、染线、浆线、络线、经线、印布、掏缯、闯杼、绑机、织布等十二道工序。决定纺织布条格、花纹的关键工序是经纬色线的设计排列和缯的确定。缯有二页缯、三页缯、页缯三种,二页缯用单梭能织出白布和条纹布,经纬色线的有序排列则能织出多样的方格布。魏县广大妇女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创造出了二百余种条格和花纹布的织造样式。

河北省肥乡县的织字土布有纺线、拐线、浆线、络线、经线、刷线、印线、掏缯、闯杼、上机、贴字模等工序,技艺十分独特。织造时把书法样模贴在织布机卷布轴下,透过经线可以看到字体样模,按字体串梭便可织出相应的字样。除书法外,运用肥乡县织字土布技艺还可织出胡椒花、斜纹、鱼眼、许状元拜塔、蝴蝶等图案。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机器纺织业的发展,土布生产渐渐衰落下去。目前,老年织造技工相继去世,青年人不愿学习这门传统手艺,导致织字土布技艺失传,保护抢救已刻不容缓。

新疆伽师县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古老的生产方式现在仍有保留,工艺程序依次为弹花、纺线、拐线、络线、经线、印布、掏缯、织布等。19世纪,伽师县维吾尔族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在每个村都有专业户,生产的棉布深受群众喜爱。作为新疆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反映和表现了西北民族共同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俗,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新型服装面料涌入市场,现代纺织品代替了手工织布,这给维吾尔族传统手工纺织技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手工纺织的市场需求减少,手工纺织艺人纷纷转型改营他业,手工织布专业户骤减至目前的十余户。现有的老织工平均年龄近六十岁,从事纺织已渐渐力不从心,而年轻人又不愿意继承传统的手工纺织技艺,维吾尔族传统手工纺织技艺正濒临灭绝,急需引起关注。

信息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传统棉纺织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