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朔州市 > 朔城区

朔州传统鎏金技艺

朔州传统鎏金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朔州传统鎏金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鎏金始于春秋战国,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该技艺是将金和- 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待加热使- 蒸发后,金便附着在器面不脱。千百年来,该工艺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塔台及佛像等的装饰上。20世纪80年代末,鎏金器价格迅速上涨,而今,鎏金物已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朔州地处山西北部,与河北、内蒙接壤。铜鎏金工艺在此传播辐射的实际范围为:向南为忻州台山地区,向北途径右玉杀虎口传播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至河北张家口。右玉曾出土了一件汉代鎏金青铜器一一胡傅温酒樽,印证了晋北地区在汉代已掌握了铜鎏金工艺,并一直传承至今。

传统鎏金技艺在朔州地区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以制作鎏金铜佛像为主。其技艺分为打金、杀金、抹金、清洗、开金、压光六个步骤。

其主要过程为:将纯金加热后用锤打成0.2至0.3毫米厚的叶子,剪成2毫米宽的金丝;然后用坩埚熔化金丝后,倒入一定比例的- ,使两者熔融为金泥;接着用特质的金勺蘸上硝酸和金泥,在镀件上均匀涂抹;接下来用热水冲洗,再入炉烘烤使- 蒸发;最后用皂角瓣清洗,用手抖器去掉杂质。根据美观的需要,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进行三四次。

鎏金技艺比较特殊。温度是关键,温度太高,- 会挥发;温度太低,融不在一起;涂抹精泥的时候,必须用专用的工具“红铜棒”;在烘烤的时候还要避开汞蒸气,人吸入以后,容易汞中毒,非常危险,以至于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

加之铜鎏金器物本身雍容华贵,在古代深受帝王宫廷的青睐,清末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对全国下了禁令:民间不允许制作铜鎏金器物。长此以往,这门手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几近失传。

2021年5月,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朔州传统鎏金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传统鎏金技艺在朔州这一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将得以进一步传承发扬。




下一篇: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