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苗族羊马节,又叫“苗家五月年”,因主要节庆日在农历中的地支属午(马)和属末(羊)而得名,其主要流传于秀山县石堤镇、里仁镇、龙池镇等地,其中以石堤保安村最具代表性。羊马节传承,已经历十八代之多。因均以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对传承谱系并无记载。
石堤镇保安村是苗民“羊马节”的主要传承地,当地苗族风情醇厚,民俗文化异彩纷呈。羊马节的形成,源自当地苗族先民的战争和迁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清朝初年开始,羊马节的节庆活动除保留当初的“报恩”主题以外,逐步加入“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初具规模。至清代中叶,汇集各类民间艺术、手工技艺和苗家美食,开始当成一个“年节”来庆祝,故又称“苗家五月年”。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由于该节庆活动具有规模宏大的祭祀仪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破四旧时期遭到新文化运动的打压,逐年萧条,甚至一度销声匿迹。
羊马节节庆活动以“报菜娘神”和“报羊马神”为主,因举办时间主要在农历四月二十六之后的第一个午(马)日和第一个未(羊)日为主而得名。初始阶段,羊马节的举办程序相对简易,以苗民聚会为主要形式。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苗民先举办“报菜娘神”仪式,以报答蔬果的救命之恩为主题。随后,按照我国的传统历法,将农历四月二十六之后的第一个地支属午(马)和属未(羊)这两天定为“报羊马神”之日,以此报答羊马的救命之恩。
2021年5月24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秀山苗族羊马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