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舞亦称“逗河蚌”,是翼城县西闫镇堡子村一种群众性传统舞蹈,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经常参加一些庆典活动。
河蚌舞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18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演员装扮成河蚌精和逗蚌人,逗蚌人把一块卷叠起来的花格布斜扎在身上,手牵一根红绳,红绳另一端拉一个河蚌精,两个人拉着红绳跑圆场。接着,逗蚌人放下绳子,把花布解下抖开(花布表示鱼网)在场子里追捕河蚌精,河蚌精做着各种躲闪的动作,最后逗蚌人捕住河蚌精,二人分别抓住红绳的两头摆造型亮相。表演时的乐器为锣、鼓、花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蚌舞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河蚌精由一只变为四只或八只,逗蚌人由一人增到数人,同时增加了等待跑队形的内容。河蚌精上身蚌壳一张一合,腰身不时地左右扭转,很是吸引人;逗蚌人动作自由奔放,非常便于演员自我发挥;船夫为老者,给人以老成稳重的感觉,而钓鱼人则为小丑打扮,手持长长的钓鱼杆,左右晃摆,显得十分顽皮。大家一起欢快地变换着跑二龙出水、龙摆尾、蛇脱皮等队形,使整个舞蹈显得欢快、热烈、优美、风趣。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