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周至县

周至曲子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曲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曲子源于陕西地域内最为流行的民歌小曲。其历史悠久,在周至、眉县户县及周边地区比较流行。

周至曲子的主要特征是一唱众和,其用语为陕西关中语言,有着极强的地域特征。曲调丰富,情绪、节奏变化较大。一是歌唱性较强的抒情性曲牌,如《看女》《郑旦哭祠》等;二是叙述性曲牌,如《赵颜求寿》《王婆卖鸡》;三是节奏、速度对比明显,戏剧性较强的曲牌,如《华容道挡曹》《对花》;四是唱说结合的曲牌,如《五更鸟》《六月花》;五是幽默、诙谐性曲牌。如《小尼姑思凡》《打脏婆娘》。正是由于这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别,构成了周至曲子的主要特征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周至曲子的乐器有三弦、二胡、笛子、四页瓦、碰钟、简板等。演出形式采取坐唱方式,具有灵活、轻便等特点,其曲目据不完全统计有260多本,内容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代表曲目有《五更鸟》《六月花》《俞伯牙摔琴》等,收录在《周至民间曲子选》中。2008年,熨斗村曲子参加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演出,荣获一等奖。2009年,《周至曲子》被列入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陶富华被命名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85岁的陶富华老人,17岁开始唱曲子,积攒了一辈子的戏文都装在肚子里。眼看因没有传人,周至曲子日渐凋零,老人心里着急,他和老伴一商量,将自己十余万元养老钱全都拿了出来,在家乡周至县马召镇熨斗村盖起了三间崭新的“大教室”,又靠两个儿子资助,添置乐器和服装,建成周至曲子传习所。还收下了18位年轻的徒弟,让自己一肚子戏文有了用武之地,让周至曲子的传承有了未来与依靠。尽管陶富华老人年事已高,但精神格外矍铄,与徒弟同穿喜庆的大红戏服,吹拉弹唱着历史悠久的周至曲子。

近两年,传习所渐渐走上正轨,成为一所周至曲子学校。每到农闲时节或是下雨天,徒弟们就集合到此学习,每周六、周日晚也都是学习时间。陶富华老人对记者说:“唱曲子需要时常复习,不复习就忘了。”如今,老人时常带着徒弟们走乡串户演出,“耍一场能挣五六百元,给徒弟们一分,大家学起来积极性就更高了”。

2017年4月20日,在周至县二曲街道渭旗村广场上,陶富华老人为乡党们奏完一曲,与渭旗锣鼓、周至剪纸传承人共同从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升荣手中接过传习所的牌匾。这意味着,这些来自民间的传习所正式转换身份,被纳入为西安市非遗传习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陕西杖头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