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婚礼

撒拉族婚礼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礼仪活动。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多时间。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这些习俗已在突厥民族后裔的生活中绝迹,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突厥文化圈的撒拉族风俗中得以传承,因此它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撒拉族的婚礼中保留的“堆委奥义纳”是一出以民族迁徙史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带有一定话剧特点的民族舞蹈,2……[详细]
土族婚礼
  互助土族地区流传的土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土族婚礼习俗是土族人民通过与自然界的斗争和长期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载歌载舞活动中完成的,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婚俗分几个步骤,第一步说媒,第二步定亲,第三步讲礼,第四步就是结婚仪式。结婚的前一天是女方的出嫁之日,需宴请亲朋好友,男方则在这一天下午请两名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纳什金”(即娶亲者)带上娶亲的礼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装、首饰,拉着一只白母羊(象征着纯洁和财富)到女方家娶亲。此时,女方家故意不给纳什金开门,并由阿姑(年轻女……[详细]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详细]
蒙古族婚礼(阿日奔苏木婚礼)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婚俗。婚礼全程记录了男女双方的家宴、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新娘到新郎家、娘家人看望姑娘等婚礼仪式。这种婚礼形式世代相传,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礼节。在婚礼的举行过程中,男女双方的婚礼主持人、祝颂和敬酒歌手等人,在某些环节成为主要的角色。婚礼主持人要掌握婚礼的整个过程,使之按着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祝颂代表各自的一方发言,好多都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不但要熟知婚礼的礼节,背熟一般的祝颂词,还要具备即兴创造的功底。祝酒歌手们歌声要优美动听,会唱……[详细]
岱山渔家传统婚礼
  岱山渔家传统婚礼一般要经历“说媒”、“相亲”、“订婚”、、“发聘”、“飨仙”、“迎娶”、“贺郎”、“吵(闹)新房”、“掇花”、“回门”等10道程序。每道程序均有严格的要求,内涵丰富。其中“飨仙”一项花费最大,贫困人家一般用于长子,而富庶人家每子必飨。供祭“南朝一切圣众”时,要供全猪全羊,又供五大红木祭盘的贵重祭品,并放在硕长的由珍木所制的紫红色“搁几”上。同时要请喜乐队赞礼。民间曾有“穷好日(结婚),富做生(做寿)”之说。旧时结婚,小岛多以花船代轿娶新娘,岱山诸因岛屿小而众多,限于交通不便或经济……[详细]
察哈尔婚礼
  察哈尔婚礼是蒙古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乌兰察布蒙古族文明礼仪的又一代表。提亲首先从提亲开始,男子到谈婚论嫁年龄,家长要举行提亲仪式。男方家长邀请懂礼节、明事理的人当提亲人,也就是媒人。察哈尔蒙古人称为“扎古查”。媒人选择合适的姑娘家之后,先给佛祖献哈达,然后向女方长辈敬献哈达并表明来意。女方长辈虽然接受哈达,但不会马上表态,要待日回话。男方媒人完成礼节,就返回等消息。女方长辈听从女儿的意愿,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向男方媒人回应。如果把哈达退回去,说明不能接受这桩婚事。没退回去,那就同意了,可以订婚。……[详细]
融水县苗族婚礼习俗
  在广西融水苗族的婚礼有独特的风俗,一般要经过下述“三步曲”后才算完礼成亲。第一步是“送礼曲”:两人定情时除了互送的礼品(手信)外,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里送礼银、鸡、肉、酒之类的礼品。送多少,看家庭富裕而定。结婚请酒那天,女方也送来一担(或几担)蛋品、粽子和糍粑,还有两只头上扎有谷穗的0鸡。男方收下后,将粽子和糍粑分送给客人。这是表示女方过门后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第二步是“抢羊曲”:女方的陪嫁品除了棉被、衣服、衣箱外,还有角上扎有红纸的一只大山羊。送亲是时,由四个未婚女青年牵羊,与挑礼品的……[详细]
汉中巴山乡村婚礼知客司礼仪词
  礼仪词以民谣体为主,散文体穿插其间。句式结构无严格规定,以道来朗朗上口、闻之悦耳动听为原则。其词格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为主,也有九字句,散文句式作开场白或词间转换加杂其中。礼仪词多无定格,长短交织,有节有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多韵转换,也有无韵表诵的,不同的知客司在不同场合,多有临场发挥。礼仪词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内容有别,长短不一,短者四句、八句,长者可达数十上百句。礼仪词语言朴实恳切,情意浓厚深长,常常使参加活动者,特别使酒酣耳热者心情激荡,神彩飞扬。礼仪词以当地土腔土调(汉中巴……[详细]
绍兴婚礼习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人类历史上,婚姻是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了颇为复杂的婚制、婚俗和婚礼。因而,必然受到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在绍兴当地,传统的婚俗礼仪沿袭了先秦时代婚嫁中的“三书六礼”古习,即聘书、礼书、迎亲书谓之“三书”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谓之“六礼”,之后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婚礼过程中的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较之古代单调的“六礼”有着更加鲜明的民俗特征和越文化特色。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详细]
山塘水乡婚礼习俗
  婚礼一:泛-舟,水乡婚礼清新典雅山塘街举行的水乡式婚礼,是粉墙黛瓦下的中式婚礼习俗。新人将穿戴着极具中国特色的凤冠霞帔,坐上姑苏小船,穿过座座小桥,徜徉于典雅的江南水乡,尽情体验传统婚俗古朴的喜庆文化、感受苏州作为“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河畔路人送上的真诚祝福,伴着快乐的欢呼,一路荡漾爱的讯息。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烘衬下,婚礼进程热闹非凡。新郎、新娘、傧相、媒婆、伴郎、伴娘和娶亲队伍伴着喜悦的乐曲,浩浩荡荡迈向玉涵堂。整个婚礼仪式凸显了传统婚礼的古朴、欢庆、热闹和张扬。仪式流程:新娘家:新郎入……[详细]
北海疍家婚礼
  疍民是历史上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居族群。疍民的源流及其与陆居族群的关系,历来是东南民族史、区域社会文化史与族群研究的重要内容。疍民,亦称疍蛮、疍人、疍户、疍家;疍,亦作蜑、蜒、蛋之名,是历史上对各地水上居民的俗称。如在广东地区,疍家还有“白水郎”等别称。这些世代在海里、江上栖息的渔民,主要聚居在福建、广东、广西沿江、沿海一带。这个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居民群落,因所居住的渔船外形像蛋壳,而被人称为“蛋家”,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疍家”。海味浓郁的北海疍家婚礼北海疍民是在鸦片战争后逐……[详细]
崇左壮族婚礼习俗
  壮族大多数婚后的第二天为“上教训祭祖日”,新婚夫妇在长辈的带领下,赶到祖教训上跪拜列祖列宗,以表门户增添新人之意,祭祖归来与本家关系好的人家竞相邀请新媳妇上门,谓之“请媳妇”。其主要目的是让初来的新人宽心解闷,借此也相互熟悉,便可解除生疏之感。中午一般备饭相待。第三天,新媳妇大多带丈夫一同回娘家,谓之“回门”,回门时,男女要备一些丰盛的礼物,女方家请新姑爷也要大摆宴席,并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作陪,热热闹闹,吃喝一天。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相当讲究的,新郎到女家去拜新年,选择的日期一般是双日,即初二、初……[详细]
连山瑶族婚礼
  连山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族内婚制,少与他族(包括不同方言的瑶族人)通婚,早婚比较突出,但婚后一般都能和睦相处,极少离异,丧偶再嫁也不受歧视。过山瑶男女青年古今有女子“出嫁”和男子“入赘”(招郎婿)的习俗。……[详细]
九姓渔民水上婚礼
  “九姓渔民”又称“九姓渔户”,是对生活在新安江流域的一群有着特殊习俗的渔民的称呼,是我国古代的一类贱民。据《杭州市志·民情风俗篇》载,“九姓渔民”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攻下临安(今杭州),一些不愿受蒙古人蹂躏的南宋遗民和部分士大夫便离开故土,漂泊水上,意为不愿再踏上已被蒙古人践踏过的土地。他们终年以打鱼为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浙西一带水上特有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体。流传更广的一种说法是“九姓渔民”是明初陈友谅及其部将的后代。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朱元……[详细]
彝族《婚礼歌》
  凉山彝族嫁娶过程中演唱《婚礼歌》,是彝族婚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参与人数众多,男女老少皆可。新娘出嫁前3—5天,寨子里的亲朋好友(由妇女组成)聚集到新娘家,即开始演唱娱乐,直到深夜才散去。气氛最浓、最热闹的是在新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当晚,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妇女开导,以《阿嫫尼惹》开始传唱,随之《阿姨阿支》、《玻哈牛牛》、《喳扎喂洛左》等对唱相继展开。表演者身着盛装,或歌或舞,构成了一幅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产生年代】彝族婚礼歌是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的变迁发展,在古代岁月的流逝过程中产生和形成。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