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广灵秧歌是流传于广灵、浑源、灵丘、阳高以及河北涞源、蔚县、易县等地的民间小剧种。该剧种剧目丰富多彩,音乐优美流畅,唱腔高亢激越、铿锵跌宕,板式变化自如,表演质朴风趣,乡土气息浓郁,因此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广灵秧歌是在民歌、小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民间舞蹈、技艺、武术等广场艺术而逐步形成的。该剧种的发展成熟虽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但以广灵县殷家庄戏台上保留的清道光六年(1826)“罗家疃元霄班演出《打经堂》、《杀山》”之舞台题壁为依据,可以推断广灵秧歌至少在清道光年间已发展成熟,并登上戏曲舞台。广灵秧歌唱……[详细]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详细]
  碓臼沟秧歌是流布于大同市北部新荣区的西村乡碓臼沟村的民间歌舞,是活跃在晋冀蒙等省份的一个民间剧种,主要分布在左云、丰镇、凉城,及周边地区的下深涧村、张旺庄村、东胜庄村、座北窑村、光明村等地。因其唱腔多调、活泼、明快、旋律优美,兼有中原细腻和塞北粗犷的双重风格。地方特色浓厚,故颇受当地群众欢迎。新荣区西村乡碓臼沟秧歌剧团现有演职人员26名,大多数属于中老年演职人员,文化初小,如号称“活剧本”的老艺人刘善,还有刘珍、刘润和、刘永禄、刘文、刘谦、赵德云、刘根、刘孝云、赵培国、赵永富、赵艾、刘丽娥、刘海……[详细]
  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济阳鼓子秧歌,继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济阳鼓子秧歌分别在国家、省、市等各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并多次赴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济阳县仁风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化繁多的套路……[详细]
  太原秧歌是一种富有民间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曾在太原市晋源区、小店区一带盛极一时,极具地方特色。早期的太原秧歌内容多为抒情歌曲,由一人或两人撂地表演。清中叶,太原秧歌正式搬上了舞台,剧目增加了故事情节,同时还划分出生、旦、净、丑等行当,服装、道具和表演艺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太原秧歌也曾向中路梆子学习了不少表演技艺,并且移植了很多演出剧目。剧目的增多和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使它在广大农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卖台口搞营业的半职业班社。太原秧歌属单曲体,即一剧一曲。曲牌分为大套曲(十字大……[详细]
  高密地秧歌,以称“秧歌耍”、“秧歌戏”、“地跷”等。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年逢天旱,也用同样的形式到玉皇庙祈雨。后来,农民为庆丰收,也在元宵节载歌载舞。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形式。角色有秧歌头(膏药头)、老旦(大老婆)、小曼(小汤罗)各1人,鼓子、棒槌(和尚)、腊花各两人等。女角踏地跷、舞扇巾;男角背腰鼓、打棒槌。先跑场后唱戏。唯城西一带的地秧歌,跑场时怀抱灯笼。清光绪、宣统年间,地秧歌在高密有近百个村庄演出。日伪统治时期,大都停止活动……[详细]
  秧歌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民间文艺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兴起,建国初期得到大发展。峡山境内原以“白家营秧歌”最为兴盛。它的兴起,与“演驾”是分不开的。相传,玉皇大帝爱看秧歌,所以每举行“演驾”,白家营就表演秧歌。后来,传遍丈岭社区各村,改称“丈岭大秧歌”。当年,在庆祝解放、抗美援朝、土地革命等重大活动中,秧歌队大显身手,活跃了文化生活,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参加秧歌演出者数十人,角色分为伞杆一人、老旦一人、拉花一人、和尚二人、糖罗二人、小丑二人、挑花篮1人、手拿花扇的数人不等。伞杆是秧歌队的总指挥,……[详细]
  伞头秧歌是一种在街头和广场表演的大型民间舞蹈艺术,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吕梁地区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石楼等县和陕西省榆林地区的吴堡、佳县、米脂、绥德等县,其中尤以临县最盛。伞头秧歌的一支秧歌队人数不等,多者二三百人,少则七八十人,前面有门旗、彩旗和鼓乐队开路,中间有架鼓子和各种小会子表演,最后有龙舞、狮子舞收尾。表演主要是扭和唱,可以扭时不唱,唱时不扭,也可以扭唱结合,交替进行。扭秧歌主要集中在“过街”、“掏场子”和“小会子”表演中。之所以称为伞头秧歌,全……[详细]
  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陕西汉族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它与“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韩城秧歌大都由一旦一丑(最多不超过三个角色)来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戏。韩城秧歌多于正月十五夜晚在村中广场上,铺张草席做舞台,俗称“地摊子”,组织邀请七、八对唱秧歌的艺人相继表演,以欢度佳节,庆贺丰收。韩城秧歌常演的剧目很丰富,题材广泛,涉猎面广。除了情绪性的表演唱,如《十二月》《十杯酒》《十对花》《织手巾》《十绣古人》《十二重楼》……[详细]
  西火秧歌也称西火干板秧歌,由“地圪圈”秧歌发展形成,起源于长治西火、荫城一带,又称“荫城秧歌”、“红板秧歌”,约兴起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道光年间勃兴,遍及长治大小村镇。西火秧歌唱腔一般分为短板和长板(慢板),短板为七字句,长板为十字句,尾字要求押韵;早期行当只有“小生”、“小旦”两个角色,清咸丰年间逐步发展齐全;剧目短小精悍,表演粗犷泼辣,道具简便宜置;传统剧目有《打酸枣》、《十二月观花》、《双许亲》、《双凤配》、《双姑贤》、《三顶灯》、《打南阳》、《……[详细]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热潮。延川大秧歌是陕北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它和黄陵、洛川老秧歌构成延安各具特色的两大民间秧歌。它情绪饱满,气氛……[详细]
  “金湖秧歌”是金湖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插秧劳动中,以朴实的情感、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在以金湖县为中心的周边县市流传,传承最少有10代以上,有据可考的就有百年历史。其唱词、曲调和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1、曲调风格别致。金湖秧歌的曲调节奏明快、清新悦耳,既有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的民歌的舒缓流畅。调名有:“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串十字”等,曲调富于变化,表现力很强。我省音乐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金湖秧歌音调非常优美,它的旋律中具有“变宫为……[详细]
  华州秧歌戏是一种地摊子的表演形式,田间地头,巷道场院,舞台剧院皆可表演,曲调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剧目内容以反映农村生活故事、爱情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为主。现有《办年货》《小喜接妹》《夫妻观灯》《卖杂货》等。2007年5月,华州秧歌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州秧歌戏,又称布衣戏,是活跃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的传统戏剧,尤以华县赤水镇的蒋家村、郭村、南北会头坊村、东阳乡的江村和高塘镇的秧歌最为有名。赤水河沿岸地区自古以来水源丰富,盛产水稻及小麦等农作物,是华州秧歌戏的发源地。据《华……[详细]
  乳山秧歌剧多数人认为,秧歌剧起于明、盛于清,乃中国戏曲兴盛期的产物。人们喜欢戏曲,也喜欢秧歌,有人就将这两种艺术“嫁接”起来了。搭台唱戏,一是受场地等物质条件限制,二是演员与观众距离相对远。平地演出,则没有这些问题。只是围观时, 的观众看不到。但有办法,演员踏着高跷就可“出人头地”而“众望所归”了。也有人认为,秧歌剧应该早于杂剧,杂剧是学习秧歌剧而产生的。秧歌剧有叙事剧本、有专门道具、有唱腔曲牌、有演员行当。演员行当也称为角色。秧歌剧中的小嫚,对应戏剧中的花旦,翠花对应老旦,棒槌对应小生,鼓子对……[详细]
  高平秧歌渊源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乡,流行于高平全境及晋城、陵川等邻近县份。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伴奏,故又称“千板秧歌”。由坐摊说唱发展为一个独立剧种。演员行当齐全,板式有十字腔(三三四)、夹四腔(三四三)、倒板、垛子、双名倒(三三七)、站板、落板、数板、选板等。演唱内容多属诙谐风趣的民间生活故事,代表剧目有《打捧捶》、《打酸枣》。秧歌剧针砭时弊,很受群众喜爱。清同治六年官府虽明令禁唱,但演出活动愈加兴盛。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秧歌剧,60年代曾编写秧歌剧本《开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