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冀东地秧歌(2013年入选唐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冀东地秧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以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是我国北方汉族四大秧歌之一,主要发源于原唐山境内的滦县、乐亭、昌黎、卢龙等滦河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的舞蹈形式。唐山北靠长城,南临渤海,东界滦河,西接津京。北部为山区、半山区、南部是沿海,中间为平原,这里气候四季分明,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冀东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传统的冀东地秧歌活动……[详细]
  地灯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社火,一般在夜间表演,流传于汾西县9个乡镇(社区)、100多个行政村,盛行于勍香镇、对竹镇、佃坪乡以及刘家庄、西村等地。地灯秧歌旧时称古秧歌,表演时常同地灯(亦称“九如意”、“九曲阵”)一起进行表演,所以也称“地灯秧歌”或“摆灯”。地灯秧歌表演多在农历正月十九至二十七之间进行,传统摆灯必须摆三年,每年三天。地灯秧歌表演队一般由11人组成,主演者7人,其中1人扮秧歌头,亦称“伞头”,1人扮卖弦老汉,1人扮卖菜婆婆,1人扮腰鼓手,2人扮媳妇,1人扮跟秧歌的小女子,另4人为乐队……[详细]
  东北传统大秧歌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韩明学韩淑双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青冈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清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秧歌形式,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歌、武术、杂技及地方戏曲的一些表演技艺。黑龙江“三肇”的大秧歌,继承了传统东北秧歌的表演精华,曲牌繁多,以独特的“鼓扎子”定相,还有变幻多样的队形队列,丰富多彩的“小场”表演,歌舞时有多种手持道具,民族特色鲜明。……[详细]
  地秧歌也称踢鼓子秧歌,流传于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张留庄村一带(张留庄、西万庄、羊坊、上窝寨、下窝寨五村),而以张留庄地秧歌为精。南郊地秧歌起源于清初,内容主要描写一位忠臣被人陷害而招致朝廷大兵追杀,全家人化妆为唱戏的打扮,佯装疯癫躲过了追杀的故事。演出时,演员以戏剧生、旦、丑行当而着装,锣、鼓、镲、棒为道具,踩着大秧歌的锣鼓点边走边演,并有固定套路的队伍造型、说唱内容(也可随时改变说唱内容,宣传形势)。南郊地秧歌把戏剧行当的动作表演及中国武术运用其中,并形成以人摆字及图案变换,主要有“天下太平”、……[详细]
  境内秧歌起源于元代,为人们劳作之余即兴作乐的一种方式,经历代演变,发展为男女混合演出,并有伞头领唱的独特艺术形式。秧歌队在扎场时,可组成各种图案,有“躁四门”、“卷菜心”、“蛇抱九颗蛋”、“秦王乱点兵”、“十二莲灯”,“串钱龙”等种。过街秧歌有“双辫蒜”、“蛇蜕皮”、“扭麻花”等。秧歌队中多有“蛮婆蛮汉”、“大头娃”为秧歌队压阵。秧歌表演,除过街及扎场的大秧歌外,多演小节目。小节目有舞蹈、秧歌剧、“搬四音”、“闹乱弹”、狮子舞、跑旱船,霸王鞭、踩商跷、踢场子,打腰鼓,跑竹马、耍狗熊,“二鬼打架”……[详细]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0日。商河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岁月里,铸就了劳动人民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人们饱经磨砺而不甘自馁,在这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歌舞-商河鼓子秧歌。所谓秧歌,它是民间歌舞的统称,但必须以舞为主方称秧歌。早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详细]
  200多年前,闫家山村的村民为了庆祝丰收,不管男的女的会扭的都扭动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在漫长的光阴流转中,周口路社区闫家山地秧歌不断发展,在经过恢复、挖掘、创新之后,它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去年五月,闫家山地秧歌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去年的世界休体大会上,团队更是以优异表现成功斩获舞蹈大赛老年组金奖。据了解,大约200年前,闫家山村先人们从当年盛行的高跷秧歌中得到启发,将舞扇少女,拉鼓少男,耍铜钱棍,打棒锤男青年的表演移植到高跷上。约140年前,一位叫闫昌洋的男子带领一班人把七八十厘米……[详细]
  伞头秧歌流行在临县、方山、离石、柳林、石楼、中阳一带,尤以临县为盛,是一种有歌有舞、以唱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逢年过节来到吕梁山区的村村寨寨,就会看见身穿羊皮袄,头戴尖顶帽,手拿花伞的“伞头”,带着秧歌队,或就地打开场子,或串门走户预祝吉庆幸福,让人领略到一幅幅山野乡村的风俗图。山西的秧歌遍及全省,形式多样。有以舞蹈为主的武场秧歌,如北路的“踢鼓子秧歌”、“汾孝地秧歌”等。有以唱歌为主的文场秧歌,如“侯马白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属于后一种,它以唱为主,间或有“扭”的舞蹈动作,在长期……[详细]
  硬架子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雁北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神池、五寨、朔州、平鲁、偏关等地,以广场地摊表演为主。关于其起源,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恶霸勾结官府,鱼肉乡民。义侠朱光祖广邀四方英雄好汉,于庙会时布阵设伏,一举将其剿杀。百姓感其恩德,据此编成秧歌,在广场表演,流传至今。另一说是来自《水浒传》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神池硬架子秧歌有角色18名,前8名有鼓子4名(老生、须生各2名),拉花4名(旦角装扮)。后8名有身穿长袍、手摇羽扇的官先生,风流潇洒的风公子,身挂串铃……[详细]
  亮宝,亦称蒲州伞秧歌,汉族民间舞蹈,源于永济市蒲州(今蒲州镇)一带,系蒲州先民社火祭祀活动中一种行进中仪仗形式的自我表现行为。亮为展示之意,宝即贵重物品,亮宝之法是将宝物(首饰、金银、珠宝、瓷器等)粘贴在竹篾上端,再将竹篾扎在高杆(竹竿)上,配以纸穗、绣球、铃铛等饰物,竹篾因承重而向下弯曲成伞骨状,故民众也将其称之为“金银伞”、“花伞”、“青瓷伞(挂青瓷小餐具)”等。据艺人口传,明清时期蒲州民众每年节日都要到大庆关集中表演,解放初期,大庆关被黄河淹没,伞秧歌只在三个公社境内流传:西南社——上店头……[详细]
  “挑高”是一种二人对唱形式,一人摇响环,一人撑雨伞,你唱我和,即兴演唱,二人竞唱,越挑越高,故名;后来又加入打击乐器,发展为挑高秧歌,在襄垣、武乡一带流传广泛。关于挑高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石勒军队乐舞说、三官祭祀信俗说、乡土郎中行医吆喝说,且不论其最初形式如何,根据属性与内容来推断,挑高秧歌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社火表演艺术。挑高秧歌一般在春节、上元节期间组织演出,活动的范围除在本村挨家挨户进行演出外,邻村之间还要互相交流演出。走场是演出主要部分,一般是大家伙(锣鼓)领队入场……[详细]
  大同踢鼓秧歌也称大同秧歌,流行于大同县的杜庄、吉家庄、峰峪、麻峪口等地。清道光版《大同县志·风土》载:“上元,俗名灯节,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徽逐。”所谓“插秧歌”,疑即今之“秧歌”,属边舞边唱或舞中夹唱之歌舞形式。大同秧歌以舞为主,由十七人组成:“秧歌头”一人,“踢鼓”四人,“棒子”四人,“风公”、“大脚婆”、“络毛”、“看书先生”各一人,有时没有秧歌头,由十六个人表演。秧歌表演形式主要有“大场子”、“过街场子”和“对耍”等。大场子是一种广场表演,把乐队安置在场中的一个角落,秧歌队以……[详细]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汉族舞蹈形式,也是一种集体性民间广场歌舞艺术。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民众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间隙,敲锣打鼓,用来助兴,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后来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将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各种歌舞形式都统称为秧歌。秧歌舞队一般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变换各种队形,因舞姿丰富多彩,深受百姓欢迎。柳林水船秧歌又称“跑秧歌”,是一种大型的民间舞蹈,盛行于柳林沿川一带,以柳林镇、穆村镇、……[详细]
  翼城秧歌也称干板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社火小调,后经历地摊子表演唱,又移植了梆子戏中的一些袍带戏,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翼城秧歌戏较为盛兴,当时全县30多个村庄有秧歌戏班,大部分戏班在50人以上,较出名的秧歌戏班分布于故城、冶中、岳庄、冷泉、南常岭(斜口庙)段庄、木坪、孝义、杨石家、霍家涧等村。翼城秧歌属于“三小戏”,配乐只用打击乐(鼓板、马锣、小锣、梆子等)和唢呐,无弦乐。唱腔近似于民歌,词律上以七字、十字句居多。曲调分两类,一类是平板、流水、高腔等四句体结构板式,属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主要表达……[详细]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清朝的宫廷中有旗人和汉人之分,汉族女人有裹小脚的风俗,裹上小脚的女人走路颤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犹如舞蹈一般,旗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变本民族的习俗。因此,她们就在鞋底上安一个小假脚,这种鞋被称为旗鞋。为了表现满族这一特殊的生活习俗,满族人就想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制作旗鞋工艺烦琐,演员们又不易在拥挤的观众中扭动,所以,人们开始用不足一尺的小高跷代替旗鞋。这样,就产生了满族寸子秧歌,逢年过节,大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