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八大角秧歌是流传于山西五寨、神池一带的集说、唱、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因其主要角色为八人而得名。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当地流传其起因有二:一说源于元末农民起义,另一说来自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山西舞蹈史话》曾记载:“在山西民间,宋、金、元时期的舞蹈有《迓鼓》、《八大角》等。”八大角秧歌的角色有28人(可略增减),主要有引头鞑子、抽鼓、拉花、老婆、老汉、愣小子、愣女子、风公子;演唱内容丰富,题材上有山歌、牧歌、情歌,曲调上有信天游、爬山调、四句头、三句半、顺口溜、莲花落、说花嘴、数来宝、快板……[详细]
  祁太秧歌,又称“晋中秧歌”,是民众自编自演的融小曲、杂说、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祁县、太谷、介休、平遥、文水、交城、孝义、汾阳、清徐、榆次、太原南郊等地。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祁太秧歌早期的表演形式是元宵社火中的踩街秧歌,大多是以第三人称说见闻、数典故、叙景致的歌舞形式。表演时,由俊扮、丑扮两位公子手持折扇领头,俊扮领着身背花鼓的女演员,丑扮领着拍小镲、敲小锣的男演员,分两行走街,……[详细]
  壶关秧歌,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于壶关、长治、陵川、长子、屯留、潞城、平顺一带的地方剧种。壶关秧歌约兴起于清代,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同治年间勃兴,发展成用锣、鼓、钗等打击乐器伴奏的简单戏曲演唱形式。基本唱腔以上下两句结构体为主要曲式结构,声腔为板腔体和民间歌舞清腔系,板式有散板、悲板、数板、倒板、垛板、贯板、流水板等,男女不同腔,唱腔旋律的特点是四度、五度跳进结构的波浪式下行状态。唱词一般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有时也唱五字句(用于垛板)和四字句(用于贯口)。开始无弦乐……[详细]
  流传于晋西北神池县境内的踢鼓子秧歌也叫土摊子秧歌,她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的、小型的农村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所喜闻乐见,有较强的生命力。  其来历目前有四种说法。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阮氏兄弟觉察到当时朝廷腐败,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利用完,英雄们就会无事可做,无饭可吃,前途依然暗淡,于是拒不受诏。由此朝廷内部和地方政府便对阮氏兄弟心存余悸,恐其日后东山再起,决定将阮家抓拿并满门抄斩,以除后患。阮氏兄弟闻讯后决定全家出走,但是如何能躲开朝廷的耳目,逃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