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博雅旅游网 > 中华特产 > 江西 > 景德镇 > 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文章精选

景德镇瓷器首页 | 图片 | 景德镇瓷器全部文章
·慈禧的御用瓷引人注目 清代皇家御瓷被掀开面纱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在武警押运下悄然抵达广东省博物馆,开始了这批珍宝的广州之行。从今天到12月2日,“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将在省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   南京博物院作为民…[详细]
·“奥运瓷•中国红”在武汉隆重发行

  由北京奥组委正式授权的首款奥运瓷器藏品——“奥运瓷·中国红”近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收藏仪式暨首发新闻发布会,奥组委有关负责人为“奥运瓷·中国红”揭幕。这款藏品由湖南华联瓷业出品,全球共发行2008套。…[详细]
·细说水家凤鸟铳弹壶

  十几年前的春天,一位年近古稀的水族守林老人赠送给我一只其祖辈遗下的,用野牛角精致雕琢的晚清水族雀鸟铳弹壶 见图 。老人说其祖辈到他都以老…[详细]
·鉴赏龙泉炉
  龙泉窑瓷,自北宋早期创烧取代越窑青瓷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到了南宋便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到了南宋的中后期更达到顶峰,其顶级之作乃以梅子青釉龙泉青瓷为最。 笔者见到一件难得的器美色佳的弦纹…[详细]
·清初的紫砂四系扁壶

  此紫砂四系壶高度为12厘米,口径为2.5厘米,形状扁圆,壶嘴置于壶肩处,短小略弯,与壶口齐平,壶身两边有四半圆形环,为系绳之用,下部椭圆为…[详细]
·汝瓷模印梅花纹的长颈瓶
  高17.00cm,口径4.50cm,底径7.00cm。长颈,喇叭口,溜肩,鼓腹,凹底,口沿内凹外凸,颈部有两组四根凸弦纹;胎体较薄,比之同类器表象,胎质应为香灰色,腹部模印一枝梅花纹.。通体施青釉…[详细]
·中国茶具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当时茶色偏红)。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详细]
·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详细]
·景德镇陶瓷历史
  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详细]
·景德镇流传着千年故事
  瓷传说故事---风火仙师   景德镇古窑瓷厂内有座庙,叫“风火仙师”庙。庙里供奉的是一位烧窑瓷工的塑象。庙内常年烟火缭绕,供品满案,祭祀的人络绎不绝。一个烧窑瓷工的塑象,为何被镇上的人立庙供奉,祭祀朝拜呢…[详细]
·青花瓷器的创始时期
  青花是我国陶瓷最优秀的传统产品之一,它究竟始于何时,过去文献中均未有明确记载,所以后人说及青花历史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波普(j.a,pope)以大卫德收藏的一件书有至正十…[详细]
·制瓷原料分为几类?有哪些最基本的制瓷原料?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泥土做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当这些陶瓷器最初运到欧洲时,轰动一时,称为"天上的珍品",其价格与黄金等同。这就是历史上"泥土变黄金"的事实,今天有"泥土"同样也能制成精美的瓷器,同样也能再现…[详细]
·闲聊景德镇青花瓷
  在别的城市,我每每说到景德镇时,旁人便说,哦,景泰蓝啊!说这种话的人都应该挨中学语文老师的板子打屁股。景泰蓝和景德镇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的。连景德镇青花瓷在英文中也是译成“cyanic flora”,并…[详细]
·奥运颁奖礼服设计揭秘:会行走的中国瓷器
  7月17日晚,北京奥运颁奖志愿者展示“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这一系列将使用在国家游泳中心、顺义水上公园和青岛等地举行的所有水上项目的颁奖仪式中。蓝白相映的旗袍式长裙,宛若会行走的中国古典瓷器。  一套迷人礼…[详细]
·清康熙 景德镇窑五彩麻姑献寿图盘

  这件五彩麻姑献寿图盘,口径25.2厘米。胎釉细腻,盘形规整。口沿以锦地花卉万寿无疆纹装饰,盘心以五彩绘麻姑捧爵而行,回望相随捧壶侍女,人物形象生动,…[详细]
·宋代景德镇陶俑
  人人都知道宋代景德镇窑以精美的影青瓷名扬天下。然景德镇的陶瓷艺人也在繁重的瓷业生产之余,会随意捏塑一些陶俑,藉以怡情寓乐。   江西及周边地区宋代墓葬,时有景德镇窑陶俑出土。成套的有各式人俑抱十二生肖,专门…[详细]
·景德镇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胎体上薄下厚,釉质细腻,青花色泽浓艳、有黑斑。肩绘四垂云,上绘青花水波托以白莲纹,腹部属四面堆贴双勾菱花形串珠纹开光、内雕镂四种不同花卉,枝叶和石头均在釉下呈红色,色彩鲜艳,具有浮雕效果。盖面、腹下部绘青花…[详细]
·仿宣德景德镇豇豆红盘

  口径约21.5厘米,高约3厘米。  该盘腹壁呈弧形向上,近至口沿处稍向外撇。盘内色泽因烧制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使红色褪变成深浅浓淡不一的粉红粉绿,这色泽极美妙。“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盘外壁为典型的…[详细]
·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不足百年,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尤以制瓷业十分突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瓷…[详细]
·景德镇青花麒麟花卉纹盘

  这是一幅洋溢着青春生命的图画,一首礼赞春天寄托希望的诗歌。你看,盛开的桃花,怒放的牡丹,茂密肥厚的绿叶,挺拨向上的枝枒,花枝间翩跹飞舞的彩蝶,辛…[详细]
·买件古董当烟灰缸

  买件古董当烟灰缸?此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眼下古玩市场地摊上能当烟灰缸的古瓷器可真不少,价钱也便宜,有各色香炉、小罐、小碟、水盂、盏托等,特别是宋元青白瓷、晚清民国的青花瓷时常…[详细]
·红宝石般的郎窑红瓷器(上)

  康熙时期,单色釉瓷器取得很高成就,在诸多单色釉品种中,郎窑红一枝独秀,分外惹人喜爱。在艺术品格上它是按照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宝石红的要求来作的。因…[详细]
·红宝石般的郎窑红瓷器(下)
  第二,郎窑红的红釉最能代表其优美的品质。郎窑红完全按照明朝永乐、宣德的红釉来制作的,即追求红宝石般艳丽温润格调。它的红色釉层真正做到釉层凝厚,红得温润艳丽如宝石。一般作品外壁施红釉,里壁施白釉、米黄色或微泛…[详细]
·现代德化瓷收藏记
  “德化瓷”素以“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著称于世,古今皆然。2000年11月福建来南京举办了德化瓷精品展,尤令人耳目一新。参观中,青年高级工艺美术师柯宏荣、陈桂玉夫妇的各种精美的瓷雕艺术品让我爱…[详细]
·清宜钧六角形画缸
  宜兴窑是苏南重要古瓷窑,从实物标本看,始于汉代。明清时期,该窑仿烧宋代钧窑器物,生产乳浊釉陶器“宜钧”,造型精巧,釉光润泽,秀雅变幻。胎体有紫砂胎和白泥胎两种,釉色有天青、天蓝、云豆、葡萄紫、月白等色,还有…[详细]
·文革瓷的历史印记

  在那个"高举、紧跟"的极左年代,各式各样的"文革瓷"无一例外地成为最普通、最广泛的舆论宣传的载体,它以固有的图文并茂特点再现了"文革"时期的政治纲领…[详细]
·瓷上仕女对弈图

  中国古代女子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繁多,如荡秋千、玩水球、蹴鞠、相扑等,而女子下围棋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休闲运动之一。   围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详细]
·粉彩瓷器丽艳百代
  粉彩作为清代宫廷陶瓷的重要装饰手法,不仅得到古人的偏爱,也得到今人的青睐。翻开近年来中国陶瓷拍卖成交表,粉彩器皿总是一拔头筹。2000年,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清雍正粉彩团花蝴…[详细]
·洪武窑“内府供用”罐
  南京古陶瓷爱好者陈先生,收藏有一件洪武窑“内府供用”罐,被收藏界誉为难得一见的明初珍品。   此罐高17.6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4厘米,瓷身施古色古香的“茶药”釉,器形端正,无瑕疵。器身的偏上方有竖…[详细]
·旅游时,顺手淘件外国瓷
  10多年前,到外国旅游还是国人的奢梦;如今,假期到国外转个圈已是常事。去外国,买手信和纪念品大概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不知道有没有收藏爱好者想过买件外国瓷回来。   中国是瓷国,佳瓷如林,但国外亦有名瓷,…[详细]
·充作“灯座”的稀世宝瓶
  4月在香港一拍卖会上,以4150万港元创下清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的雍正年制粉彩蝠桃橄榄瓶,竟然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被埋没经历。   这只罕见的中国清朝雍正年间粉彩蝠桃橄榄瓶,曾经流落在美国一位前国会众议员家里…[详细]
·不知名的唐代釉陶
  我收藏一件唐代釉陶,其形状像瓷器中的颈瓶,其颈为实心,瓶体上部有一小葫芦形状的圆口瓶嘴,是典型的唐代制造风格。其高为28.5厘米,瓶底直径为:7.5厘米,外形与扬州瘦西湖景点白塔相似。   我曾经走访过好多…[详细]
·还元青花玉壶春瓶原貌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国粹,元代“蒙恬将军图”青花玉壶春瓶则是国粹中的精品,无论是“国宝大典”还是“中国陶瓷大全”等图册均有此瓶较详细的记载。   该器1965年出土于湖南省常德县。瓶高29厘米,底径9厘米,口…[详细]
·王大凡粉彩花瓶
  王大凡1888年—1961年,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安徽黔县人。少年至景德镇学绘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1939年起,王大凡在彩绘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详细]
·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详细]
·釉下五彩万寿瓷盘

  70年代初期,全国上上下下都流行着一句口号:"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醴陵群力瓷厂特为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单位,特制了一批"万寿无疆"彩瓷用品。这套瓷器采用清代皇家特有的黄色作底,显得富丽堂皇,加上回纹和福纹,…[详细]
·讲述“毛瓷”前前后后 到底出自谁家手?
  要说“毛瓷”,就绕不开“胜利杯”。当年醴陵陶瓷研究所所长李维善回忆说,“1957年,我逃过了划为右派分子一劫,但没能躲过1959年反右倾厄运,被批了一段日子。到了夏天,被通知去北京,我就知道自己没事了。”…[详细]
·话说“文革”瓷收藏
  在门类众多的“文革”物品收藏中,“文革”瓷器是较有特色的收藏项目。“文革”瓷往往是为完成政治任务而创作的艺术品,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工工艺精良等特点。例如,1975年我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在接受…[详细]
·白瓷文化革命先驱-鲁迅

  由湖南建湘瓷厂于1968年精制。形象高大威严,站立在磐石边,石上刻有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现保存完好,高46厘米。…[详细]
·彩瓷太平天国英雄雕塑像

  人物形象逼真,威武豪气,造型生动。肩背大刀,脚踏孔孟之道,并出"告示":"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皆不准买卖藏书也,否则问罪-太平天国"(此雕像少一高举的手)。像高48厘米。[img]htt…[详细]
·甜白瓷毛泽东主席雕塑像

  由当时高级瓷雕工艺师陈锡荣制作,瓷胎如玉,形象生动,高大雄伟,下方有"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字样。作于1968年,高42厘米。…[详细]
·宋钧窑渣斗和梅兰芳的“一只鞋子”
  宋钧窑渣斗和梅兰芳的“一只鞋子”有什么关系?说来联系不到一起。但在古董商中却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口头故事,也是北平文物市场上的历史事实。 渣 斗 是 什 么?    古玩行的老人们一般认为渣斗就是痰盂,其实不…[详细]
·刚正凛冽的“风火神”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任…[详细]
·妙笔着意绘河山
  汪野亭(1888—1942年),原名平,野亭是其字,别号传芳居士,乐平人。擅长山水画,是“珠山八友”之一。他青年时,曾就学于江西陶业学校,勤奋聪颖,品学兼优。初期学画花鸟,后留连于青山秀水,着意描绘祖国大好…[详细]
·天下驰名昊十九
  宣窑薄甚永窑厚,天下驰名吴十九;更有小诗清动人,匡庐山下重回首。这是明代万历年间任御史的樊玉衡赠给吴十九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并高度赞扬了吴十九的制瓷技艺与文才。吴十九本姓吴,又名吴为,江西…[详细]
·佑陶神赵
  景德镇历朝历代都是以制瓷为业,因此有关瓷器生产方面的故事、传说也很多。“佑陶神”赵 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旧时的景德镇,在御窑厂东侧有座师王庙,是供奉被称为“佑陶神”的陶瓷业师主神像的庙宇。庙中 火不断,…[详细]
·近水知鱼性的画家
  珠山八友之一的邓碧珊,以画鱼藻闻名于瓷苑。他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生于1874年,卒于1930年。曾是清末秀才,废科举后教私塾。喜吟诗作画,并工书法。因景德镇常用余干瓷土,船只往来不断,他便随船来…[详细]
·“高领土”的故事
  “高领土”是世界对这种瓷土的通称,景德镇的高领村成了这种瓷土的命名地。  关于“高领土”有个传说故事:很久以前高领村住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两人租地种田为生,生活很苦。一个冬天早晨,高老汉看到屋檐下躺着个被冻…[详细]
·仿古名家周丹泉
  历代都仿古瓷,周丹泉是历史上制造仿古瓷的名家,他所制的仿古瓷往往到以假礼真的程度,《 石斋笔谈》中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周丹泉从金阊坐船去江右,路过 陵,去探望他的朋友唐太常。他对唐说,听说你有一…[详细]
·“落地粉彩”技法的创造者
  王大凡(公元1888—1961年),他从青年时代来到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近半个世纪。一生为陶瓷艺术耕耘不铝,是景德镇陶瓷人物画的名艺师,“落地粉彩”技法的创造者。民国初年,他与著名陶瓷美术画家王琦等人…[详细]
·荒园老梅
  田鹤仙(公元1894一1932年),原名田青,别号荒园老梅。祖籍浙江绍 兴,出生于江西抚州,是景德镇画瓷名家。他从小喜爱艺术,学习绘画,来景德镇后曾在江西瓷业公司担任夜校教员,先与画家徐仲南结识,逐渐与景德…[详细]
·“美人祭”的故事
  “美人祭”是一种瓷器,也叫祭红或霁红、积红,属颜色釉范畴,色红而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  “祭红”瓷器也有一个类似“风火神”的故事,60年代景德镇还拍过“祭红”的…[详细]
·“太平窑”的故事
  景德镇过去有一种习俗,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在明亮的月光下大家都要来烧“太平窑”。“太平窑”是搭在地上的一种象征性圆筒窑,用一只只烧瓷器时用过的圆瓷渣饼垒成,大的高一丈,小的也有三四尺。中间烧柴火…[详细]
·洋人偷“瓷观音”的故事
  景德镇早在元明时就能作瓷器人像雕塑,尤以雕造神像著名,至今在四川峨眉山脚的 寺内,还保留了一尊明时景德镇烧造的卢舍那大瓷佛,高2.47公尺。据说,慈禧太后“垂廉听政”期间,有个外国传教士巴登,以传教为名,四…[详细]
·“白围裙”的故事
  以前,景德镇包装瓷器都用稻草,因此在陶瓷行业中有个“茭草行”,就是现在的包装行业。  明朝嘉庆年间,老板为了更多地赚钱,拼命压迫包装工人,不仅任意加班加点,而且把原来规定的吃白米饭和第逢初一、十五、每五人一…[详细]
·龙 床
  生长在昌江两岸的景德镇人民,世世代代用清澈的昌江水和拌着自己血泪揉成瓷土,做出"声如磬、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的瓷器,誉满全国各地,就连当时远在北京城里的皇帝,也在景德镇瓷器上打主意。有一年,刚过年不…[详细]
· 柳宗元说瓷
  景德镇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武德年间就被誉为“假玉器”,而且贡于朝廷。文献记载的,除《浮梁县志》外,还有最早的一篇,是唐柳宗元写的《代人进瓷器状》。唐代 浮梁县景德镇属于饶州。元和八…[详细]
·唐窑和唐英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镇陶时所烧制的瓷器世称"唐窑"。唐窑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瓷器》一书中就说:"中国瓷器,到了唐窑,确实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这表现在瓷…[详细]
·柳宗元说瓷
  景德镇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武德年间就被誉为“假玉器”,而且贡于朝廷。文献记载的,除《浮梁县志》外,还有最早的一篇,是唐柳宗元写的《代人进瓷器状》。唐代 浮梁县景德镇属于饶州。元…[详细]
·瓷祖的传说
  赵慨,东晋时人,传说他是景德镇制瓷师主,历代享受祭供。詹珊有文《佑陶师主》记其事。全文曰:“吾浮景德镇,宜陶取以上供,宋赋之民,元掌之郡制史,而收以权官,至我朝洪武未,始设御器厂,督以中官。洪熙间,少监张善…[详细]
·一对乾隆官窑天蓝釉花觚引来梨园两大名人
  一对乾隆官窑天蓝釉花觚怎能引来梨园“通天主教”王瑶卿和余派须生创始人余叔岩呢?其中确有缘由。 乾隆官窑天蓝有花觚的来历 博仪深居皇宫,未出宫之前(公元1924年之前),抵押在盐业银行的瓷器、玉器有一批是…[详细]
·翠 镯 换 来 钧 窑 笔 洗
  1930年,北平古玩市场出现一件宋钧窑鼓钉三足笔洗。古董商们知道这笔洗的来历;老头儿娶少妻,之后丈夫受气,妻子强用笔洗换翠镯,瑞增源珠宝店得到了。后经古董商之手将钧窑笔洗销往美国,获巨利。其故事有趣,如何鉴…[详细]
·岱庙里的明清官窑瓷器的被盗与追回
  40年代初山东省泰安县城内岱庙被盗,盗走明清官窑瓷器十多件,流散在济南的文物市场,被北京古董商徐少山、张玉华买走。案发后,几费周折,终将失物追回,送岱庙收藏。其中详情,而今披露如下。   徐少山原在韵古斋给…[详细]
·苏东坡与玉壶春
  宋代熙宁年间,景德镇有个高僧,法名佛印,与苏东坡、黄庭坚、秦少游交谊至 深。有一天,苏东坡去婺源探弟路过景德镇,寻访佛印不遇,就信步闲逛到了一 个制瓷的作坊。见一老翁正在拉坯成型,觉得非常惊奇,想不到汴…[详细]
·清康熙官窑苹果绿莱菔瓶
  2006年4月至6月间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大厅正中,摆放一对珍稀的苹果绿印盒。在灯光下,这对通体苹果绿小印盒盖上散现些微豇豆红晕,如美人醉后的粉脸,又似春水上方的朝霞,十分优雅美…[详细]
·什么是古瓷器化妆土与化妆土的鉴定
  古代有些窑口的胎土较粗或胎色较深,为了使器物表面平滑白洁和颜色变浅,在胎体上先敷一层细白瓷土,然后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称化妆土,也称化妆釉和护胎釉。  化妆土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窑口)特征,对其…[详细]
·康熙青花五彩罐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证明,五彩瓷器始于明宣德年间,其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五彩为多彩之意,不仅指5种颜色,尚含有3色、4色,多的时候能达到7种颜色。施彩多寡,视整体装饰效果而定。  釉上五彩是在已…[详细]
·马未细说陶瓷收藏中的门道
  马未都原来的笔名叫“瘦马”,这个笔名后来因为他离开文坛而被另一个“瘦马”拿走。80年代初,他是《青年文学》的编辑,专门挖掘新潮小说家,自己也发表过小说、报告文学百余篇。他的收藏兴趣始于“文革”,80年代中…[详细]
·宋青白瓷带碗注壶
  五代至宋代的执壶和注碗是盛酒及温酒的配套酒具,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注碗中,注碗内盛满热水用以温酒。当时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瓷酒具最为精美,铅山县新滩乡宋代元元年(公元1086年)金公夫人吴氏墓出土的带碗注壶就…[详细]
·粉彩开光灯笼盖罐
  藏品提供:市区张先生。张先生日前致电“党报热线”,说家里有10来件青花、粉彩、五彩瓷器,别人都说是清朝的,他不知道是否有收藏价值,想鉴宝。记者与张先生联系后,选择了这件粉彩开光灯笼盖罐请行家鉴定。…[详细]
·古瓷的基本常识
  收集古玩最好有专项,比如“古瓷”就是理想的投资品。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原始瓷。宋代的五大名窑、明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粉彩,天下绝伦。有人可能认为好瓷器太贵,动辄上百万,买不起。要知道,那是拍卖会上的价…[详细]
·黑釉窑变双系罐
  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窑变黑釉便是建窑、吉州窑…[详细]
·颜色釉瓷:古瓷收藏新热点
  去年各大拍卖行的瓷杂类拍卖专场上,都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颜色釉等以往不被投资者重视的瓷器品种,正逐渐成为投资理财的新热点。  颜色釉天然去雕饰  颜色釉瓷和青花瓷、彩瓷,是元、明、清三代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详细]
·远离瓷器赝品四项技巧
  由北京日报和北京古玩城联合举办的“鉴宝系列讲座”日前在古玩城举办。第一讲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主讲宋代五大名窑瓷器辨伪。“汝、官、哥、定、钧”闻名于世,其中“汝、官、哥、钧”为官窑,“定”为民窑。“汝…[详细]
·绝世珍品:清三代珐琅彩瓶
  很多藏友肯定对这件珐琅彩瓷器记忆犹新,它不仅是一件绝世的藏品,更是一件绝世的艺术品。  这件珐琅彩瓷瓶高22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5厘米,薄胎,小盘口,釉色极其细腻光润,并绘有一对西洋风格的少男少女,颜…[详细]
·古董珍瓷淘出千分利
  有人说,粮油一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一件清雍正的青花缠枝莲纹大碗曾在1997年的广州艺术品(公物)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1.5万元“屈就”,当时无人回应。但是在今年元月该公司的迎春拍卖会上,它却拍出…[详细]
·北宋官窑瓷款鉴别
  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专烧宫廷用瓷,产量很少,故传品也极少。 我国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局部发掘,从而揭开了官汝窑的神秘面纱。原来宝丰县宋…[详细]
·鉴定景德镇窑单色釉瓷有哪些要点?
  根据景德镇陶瓷考古专家和学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景德镇瓷,迎光映日,可见指形,我国各地瓷器,惟景德镇窑如此。这是鉴定景德镇窑口瓷器的一个简便方法。 鉴定景德镇窑单色釉要点如下:  ①形制工整与否? ②施釉是…[详细]
·瓷器的作伪与辨伪
  瓷器的器型、烧制工艺、纹饰等是历代文化艺术的结晶。历代仿制、作伪之风之所以盛行,究其原因,一为赏古悦旧,一为利之所趋。瓷器作伪的手法很多.,而其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可乱真。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作伪的手法…[详细]
·康熙瓷器与光绪瓷器辩识
  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康熙瓷器与光绪瓷器的几点不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康熙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详细]
·鉴定古陶瓷有什么要领?
  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时代风尚或者对利益的追求,还有很多仿制的作品。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在当时就有其它地方窑仿造,虽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风行于世。至于元、明…[详细]
·日用陶瓷选购
  日用陶瓷制品的消费时尚目前,城乡居民对用陶瓷制品的消费趋向正在发生变化,已由过去单纯的实用型,转向如今的既要实用又要有审美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喜欢瓷质精细化产品。居民家中传统的粗瓷制品已成历史,…[详细]
·选购瓷器的窍门
  买瓷器,最简单最好的鉴别方法,是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详细]
·古陶瓷的鉴别方法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详细]
·近年中国瓷器史研究收获述评(上)
  第一章、前 言1963年8月——即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的瓷器》一书问世以来,我国瓷器史的研究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此之前,人们多以明清时代的几本陶书为依据,参照完整的传世遗物,编写一般性的陶瓷史;在…[详细]
·近年中国瓷器史研究收获述评(下)
  第五章 装 饰中国瓷器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在色泽、造型与纹饰诸方面尤具审美价值。但各报刊都很少发表论述陶瓷艺术的专门著作,因此这个范畴的研究仍然是极其薄弱的。就笔者阅读所及,有如下数篇值得介绍: 《考古与文物…[详细]
·探讨陶器原始瓷与瓷器区别
  从陶瓷学上界定,原始瓷应该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个时期。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陶器是20世纪后半叶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距今约12500年的夹粗砂红陶。浙江也是中国较早制造陶器的地区。迄今发…[详细]
·稀土与陶瓷
  由于稀土元素具有4fx5d16s2 电子层结构,电价高、半径大、极化力强、化学性质活泼及能水解等性质,故其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特种陶瓷及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si3n4陶瓷si3n4 陶瓷硬度高…[详细]
·什么是“乌金釉”?
  乌金釉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而以清康熙朝作品为代表。系景德镇瓷工利用含铁量达13.4%的乌金土制釉而烧出的一种光润透亮、色黑如漆的纯正黑釉。乌金釉同一般黑釉的区别除铁成份外,还含有锰、钴等无素。清代御窑厂生产的…[详细]
·现代柴烧陶艺的特点与创作
  柴烧陶艺的特点 柴窑烧成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的电窑,瓦斯窑最大的差别在于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与…[详细]
·晚明至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外销瓷研究
  晚明至清乾隆(16-18 )世纪是景德镇窑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景德镇外销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在这近300年间,遗留下大量的窑业遗存和传世陶瓷,中外文献中业屡有记载,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景德镇制瓷业的历史,研究…[详细]
·陶瓷轻轻说
  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远流长的陶瓷,是古代华夏文明的起点。 陶土经500至600度的火焰烧成陶器,陶离土地近,陶罐一般为盛水器,实用又纯朴。瓷土经1200至1300度的窑火烧成瓷,瓷瓶大多供赏花…[详细]
·陶瓷史略
  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我国古代的制陶业有辉煌、独特的成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其中有许多已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而具有明显的艺…[详细]
·陶瓷雕塑
  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依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圆雕、捏雕、浮雕、镂雕、锒雕等种类,具体品种不计其数,从陈列美术品、玩具到生活器皿,无所不有。该市所生产的陶瓷雕塑,瓷质光洁,造型优美,千姿百态,魅力无穷。…[详细]
·薄胎瓷器
  薄胎瓷器,俗称蛋壳瓷器。其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薄胎瓷器为景德镇的特种工艺瓷之一。 景德镇制作薄胎瓷器的历史悠久。早在北宋,这里就开始了制作,其瓷“体薄而润”/明代,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所制…[详细]
·什么叫"烧结"和"过烧"?
  坯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显气孔率接近于零,达到致密程度最大值时,工艺上称此种状态为"烧结",达到烧结时相应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制品达到烧结程度后,如继续升温,开口气孔全部消失,…[详细]
·景德镇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
  景德镇是我国早期的移民城市之一,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 第一次发生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当时北方的制瓷业较南方发达,景德镇在南方瓷器产地中已颇有名气。宋、金战争使北方窑场大部分沦为废墟,工匠与…[详细]
·陶瓷的硬度是怎样规定的?
  陶瓷的硬度是由莫氏硬度表示的,具体情况见表。标准矿物的硬度 对应的陶瓷产品 刻划实验 金刚石 10 刚 玉 9 黄 玉 8 化学瓷日用瓷火花塞 8~7,用铜质刀刃能刻划 石 英…[详细]
·珊瑚红釉的介绍
  珊瑚红也是一种低温铁红釉,始于康熙,盛于雍、乾两朝。它是将红釉吹在白釉之上,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能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珊瑚红”。雍正时釉色闪黄,乾隆时则颜色深而釉层厚。在康、雍两朝,珊瑚红曾用作…[详细]
·关于瓷器的术语
  青花——是以钴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青花——是青花瓷的基本特征,而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又各具特色。永乐、宣德青花浓艳凝重,成化、弘治青花柔和淡雅,嘉靖、万历青花鲜艳泛紫…[详细]
景德镇瓷器相关热点品牌
景德镇瓷器相关热点
更多珠山区相邻景区
·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青花
·龙姣瓜子·波浪肉
·高岭土煨肉·瑶里柿子饼
·苦槠豆腐·冷粉
·油条包麻糍·麻辣鸡尖
更多景德镇相关
·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青花
·浮梁茶·景德镇青花
·瓷泥煨鸡·景德镇影青
·苦株豆腐·碱水耙
·饺子粑·粒珠牌晚米
[华北]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中南]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台]香港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