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俗称淡菜,也叫海红(东海夫人),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在中国沿海广有分布。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蒸、煮食之,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素有“海中鸡蛋”之称。据分析,每百克鲜贝肉含蛋白质10.8克,糖2.4克,灰分2.4克,脂肪1.4克,干制贻贝肉蛋白质含量高达59.3%。贻贝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锰、锌、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贻贝的营养价值高还由于它所含的蛋白质有人体需要的缬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
嵊泗县贻贝养殖始于1973年,当年从大连装运紫贻贝苗种3000斤进行试养并获得成功,后来通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在贻贝北苗南运、人工育苗、自然海区采苗、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不断进步,涉养乡镇达6个。2001年枸杞乡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贻贝之乡”;2003年嵊泗县被评为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2005年全县贻贝养殖面积已达到16365亩,产量为48808吨。
2010年8月26日,经过国内权威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的考察、评审,嵊泗县常务副县长方敏从中国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毅手中接过“中国贻贝之乡”金匾。
这是嵊泗贻贝继获得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全国首个海洋类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之后,取得的又一殊荣。
嵊泗贻贝养殖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全县贻贝完全依赖自然生长、人工采挖,生产效率低;1973年后,贻贝筏式人工养殖在全县开始大规模推广,产量产值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加工业的兴起,贻贝产品开始出口。
嵊泗贻贝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所辖菜园镇、嵊山镇、枸杞乡和花鸟乡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N 30°36′56″~30°52′00″,E 122°33′30″~122°53′12″,总面积为54900公顷,其中岛陆面积1900公顷,海域面积530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