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祖庙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灌口街北侧的凤山上,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21~1644)。祖庙建筑由山门、前殿、天井、后殿、左右厢房和庙前日月亭组成,占地面积达1567平方米。据《同安县志》和《凤山祖庙碑志》载:明朝时,深青驿站“有四川灌江县人为丞”,驿吏“奉二郎神炉”。崇祯年间,“丞殁,遭兵燹驿废,神炉弃道旁,猎犬将其衔至凤山,卧守不离”。乡人感到惊异,就筑一小庵置祀,后将小庵改建成庙宇,即凤山庙。民众不知此神为何像,有神现梦于耆老,曰:“明日(三月初七)有官过此,即予像也。”至期有世职指挥大使过其地,少年美仪容,遂塑像肖之,呼为“大使公”。
灌口凤山庙供奉的大使公即四川都江堰二王庙的李二郎。凤山庙香火兴旺,山下形成集市。为纪念来自四川灌口的神,该集市名为灌口镇。祭祀大使公的节日有: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即指挥大使显形以塑造金身之日,称年祭(公祭);每年农历五月初四为大使公圣诞日,祖庙举行盛大的祭典;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为“天公日”,祖庙举行盛大的庙会及大使公文化节活动,其间,各种民俗表演和文化活动热潮迭起、异彩纷呈。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闽台交流的日益频繁,每年前来祖庙朝拜的台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参访团络绎不绝。近年来,应台湾等地分庙的邀请,祖庙也多次组织“大使公护驾团”,赴台湾等地进行巡境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