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 > 东山

东山海船钉造技术

东山海船钉造技术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山岛大帽山贝丘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表明,至少在5000年以前,东山岛的先民便已经制造与使用舟船,明清时期是东山造船业的全盛时期。

东山造船,俗称“钉船”,指福建东山岛一种建造木质海船的传统手工技艺。造船匠人在悠久的造船发展史中,总结积累了船型、龙骨与船长、船长与船宽、船长与桅高等一整套独有的营造法则,并世代相传。船匠依靠这一套营造法,可在没有任何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建造各种木质海船。

东山造船的主要程序:安铲(放置龙骨)、安龙柱(首柱)、八字(船尾)和狗骨(肋骨)、放闸(划分并修造密封舱舱壁)、封船身、安船梁、铺贯仔板(甲板)、建船楼、安尾金和舵、立桅、张帆、安龙眼(船眼睛)、填油灰(捻缝)等等。东山传统造船并不运用现代机械而是以传统工具为主,其中主要有斧头、锯、鑿、锛、刨刀、拉钻、铁锤、木锤、钉拔、墨斗、曲尺、水平尺、灰把等等。

东山造船所造传统木质海船主要有运输船、渔船和战船三大类。运输船或商船较大型,以明清时期的“北船”、“盐艇”为代表,这些船曾经远航于国内外港口,从事海内外贸易;渔船有“大翘”、“舢舨”等;战船有各种大小哨船、巡艇、赶缯等。这些海船均有较高的抗风浪能力,稳性好,十分适合东山海域乃至台湾海峡的海况。

东山造船技艺世代相传,虽不曾有过系统的整理总结及文字资料,但被传承人熟记心中,是经长期实践而积累的技术资料,十分珍贵。东山传统的造船技艺,对于复原古代船舶、研究古代科技史、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下一篇:东山海柳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