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 > 将乐

闽北南词

闽北南词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北南词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词流行于南平地区,清乾隆、嘉庆年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长期演唱中,经民间艺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完整的正板唱段至少由八句唱词组成,谓之“八韵”。将乐南词音调委婉,唱腔优美,结构简练,是深受将乐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其道白采用“土官话”(即带有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使用的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曾、笙、镜锣、铜钹、渔鼓等。演唱场所多放庭院内或厅堂上,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目前,县里收存的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合钵收妖》《芦林相会》《昭君相番》等“四大曲王”和其他剧目及折子戏、小戏等43本。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将乐南词着重向曲艺形式发展,强化说唱表演功能。表演形式为1个演员立台中,身前架凡鼓(两面中心突出,腹背可击),手执小鼓槌,击鼓说唱,并以手势动作表演,旁边小乐队伴奏。

南词以清唱形式进入将乐,直到1964年末,刘怀中根据南平作者黄大铣原作改编出“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登上舞台,从此“南词说唱”成为省内很多地方效仿的表演形式。将乐南词最有代表性的清唱曲目是《天官赐福》,这是唯一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唱本,也是唯一全部唱腔被完整传承下来的曲目,也是南词音乐的启蒙唱本。演唱《天官赐福》在将乐被称为“开天官”,演唱前后须燃放烟花爆竹,演员盛装出场、气氛喜庆,深受将乐百姓的喜爱,是全县普及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


下一篇:南少林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