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安顺 > 关岭县

关岭苗族芦笙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岭苗族芦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岭苗族芦笙舞主要流传在关索镇民族村、上关镇向阳村、普利乡丫新村、永宁镇白岩村等苗族集聚区,以及镇宁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兴仁县六枝特区、贞丰县等周边的苗族地区,形成了几个县范围内苗族(西部方言)民间舞蹈文化圈。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为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方向,处于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南坡苗岭山脉的西段,东北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相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与晴隆县、兴仁县、贞丰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六枝特区接壤。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31万人,其中布依、苗、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2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脉属乌蒙山系,山体多起伏延绵。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形成岩溶地貌与常态地貌交错分布,地貌千姿百态,石芽、竖井、漏斗、洼地、谷地、芒谷、丘峰、峰林等随处可见,溶洞、暗河、地下廊道比比皆是。关索镇民族村位于关岭县城西面约11公里的青山半山腰上,包括小坝、沟边、杉林、西龙湾、黄泥堡等七个自然组,是一个较为封闭原始的苗族古寨。村寨坐西向东,东面是关岭县城,西与永宁镇相连,南和花江镇接壤,北面是顶云乡,西南面是普利乡,东南面是上关镇。全村有苗族284户,总人口1200人,以杨、罗两姓为主。村寨四周山峦起伏,田少地多,广种薄收,坡度比较大,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交通比较闭塞,进村公路只通小坝、沟边、新寨和卢家寨。

芦笙舞是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宋时期,牂牁地方(关岭、镇宁、贞丰一带)的芦笙舞就已相当出名,公元995年,牂牁地方曾派出一个使团入朝,宋太宗召见,令作表演,音乐起伏有致,史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古代,苗族用葫芦剖而为瓢,瓢笙即葫芦笙,今日关岭苗族仍然称芦笙之斗为葫芦,瓢笙即今日之芦笙。从关岭苗族的古歌和口碑中可考证,苗族芦笙舞与苗族原始的“绕坡”活动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据传在远古时期,苗族部落的先祖蚩尤被战败于黄河流域之后,苗族先民们历尽千辛万苦迁进了贵州黑羊大篝,建立“阿桑都”(今贵阳城),安居乐业若干年后又被侵犯,时又有苗族先祖杨鲁率众奋勇抗敌,遭败后,杨鲁被迫丢弃“阿桑都”,带领其残部西迁建立“阿达”(今安顺城)。落脚喘息之中,杨鲁为了召集战散的苗民,特别是为了找回失散的女儿和女婿,便在“阿达”西山立树为号,名曰“杨鲁坡”,并经常在“杨鲁坡”上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绕坡”,在“绕坡”活动中,苗族艺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将芦笙音乐与传统武术有机地结合,便形成了苗族人民喜爱的芦笙舞。

关岭县内的苗族村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八都要举行隆重的“绕坡”活动,进行精彩的芦笙舞表演,以此纪念苗族历史上的英雄杨鲁。关岭苗族芦笙舞是西部方言苗族歪梳苗支系一年一度的“绕坡”文化交流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婚庆和丧葬中也常表演芦笙舞。芦笙舞以芦笙伴奏,自吹自舞,同时还穿插了花棍舞作辅助性的表演,完整的一套芦笙舞包括“进场”、“向花树敬礼”、“芦笙会友”和“收场”四部分的内容。表演时,先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吹响第一声芦笙后,小伙子们在花树旁边排成一字形,吹起古老的芦笙曲——《杨鲁成立杨鲁坡》,作顺时针方向,迈着迟缓的拐步,转圈进场。进场后全体舞者围着花树转三圈便开始向花树敬礼,舞者随着芦笙曲的节奏,踩着半蹲式的舞步,上前三步向花树鞠躬、作揖,如此反复三次,“向花树敬礼”结束。“芦笙会友”是整套芦笙舞中最重要的内容,表演时间最长,是芦笙舞的高潮部分,这部分的表演往往非常自由,表演者可尽情发挥自己拿手的舞技,表演时,小伙子们前、后两人自由组合为一对,各对随着芦笙曲调的高低起伏,用跳步、蹲步、单腿踢、旋转、卧地翻滚等舞蹈动作,一边绕圈前进,一边互相逗乐、挑衅对方,并不时以笙为棍,芦笙上下左右随身翻飞旋绕,进行对打,芦笙音调时而欢快激越,时而悠扬舒展。姑娘们手持花棍旋舞于小伙子们四周,舞时数人手持花棍随着芦笙曲的节奏乒乓相击,舞姿时而奔放热烈,时而轻盈飘逸,呈现了棍头翻滚,彩裙飘扬的动人场面。芦笙舞和花棍舞配合默契,构图整齐,起落有致,让人惊喜交加,目不暇接。“芦笙会友”结束后全体舞者吹着《收场曲》,迈着迟缓的拐步,围着花树作逆时针方向转三圈退场,整套芦笙舞才表演结束。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怕失传,历史上曾经采取过“- 式”的传承方法,规定每遇红、白喜事,年轻人都要集中在一起赛芦笙,不能过三关者,当场罚其给众人当马骑三圈,以此强迫年轻人学习芦笙。在苗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芦笙舞艺成了男青年们追求心上人必备的本领,因此,学习芦笙舞成了苗族青年们一种文化自觉性。目前,民族村还有多位精通芦笙舞技艺的传承人,如罗世新、杨永书、罗元均、杨永国、杨朝富、杨成新、杨永树、张仕明等。关岭苗族芦笙舞在“绕坡”活动中,众人围着花树跳的芦笙舞,两人可以自由组合成对,也可根据不同的场合有独舞和四人舞,舞蹈动作的多样性。关岭苗族芦笙舞综合运用了跳步、蹲步、单腿踢、旋转、卧地翻滚等舞蹈动作,充分展示了关岭苗族高超的舞技。同时,芦笙舞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狩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始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芦笙曲的内容几乎反映了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曲调也呈现了多样性的特点。在芦笙舞表演时还讲究以笙为棍,芦笙上下左右随身翻飞旋绕,进行对打,具有“武”的特点,并穿插了精彩的花棍舞的表演。“武舞结合,笙棍交加”是关岭苗族芦笙舞有别于其他方言苗族同类舞蹈的显著特征。

关岭苗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狩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芦笙曲的内容叙述了苗族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故事,也描述了先民们开天辟地、艰苦创业的过程和多次迁徙的路径,其中承载着苗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蕴含了苗族人民大量原始农耕文化祭祀的礼仪,同时也折射了苗族独特的婚恋习俗。加之表演时芦笙音色甜美,曲调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激越奔放,芦笙舞舞步粗狂豪迈,动作难度大,艺术性高,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加之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加上民间芦笙舞艺人的逐渐老龄化,芦笙舞艺已不再是男青年追求心上人必备的本领,多年来形成的学习芦笙舞的文化自觉性已荡然无存,使苗族芦笙舞已面临着逐渐消亡的险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雷山苗族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