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雷山县

雷山苗族铜鼓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雷山苗族铜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鼓舞是我国壮族、彝族、瑶族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它来源于文山壮、彝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活动。铜鼓舞表演时,鼓手有节奏地击鼓,通过鼓点节奏的变化引起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铜鼓舞中的集体舞有多种队形,男女青年可以围成圆圈,也可以排列成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者情绪随舞蹈而起伏,舞法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舞蹈场面欢快动人,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雷山苗族铜鼓舞是苗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在贵州雷山县大塘乡的掌坳村。苗族有着崇拜鼓的风俗,每个支系都拥有一只铜鼓或木鼓,一般每隔13年就要过一次鼓藏节,宰水牯牛或猪来祭鼓。与此同时,人们还要跳起祭鼓舞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和追念。

铜鼓舞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状的“铜鼓”为打击乐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代表。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4世纪之前(春秋末期),铜鼓舞就已出现在乐舞场面之中。虽然苗族是在进入封建社会初期才开始接触铜鼓这一礼器(后来主要用作乐器)的,但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铜鼓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苗族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欢度传统节日和喜庆之日时仍常跳铜鼓舞。

据贵州《八寨县志稿》记载,在击铜鼓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木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一击一合,使其声洪而应远”。苗族铜鼓舞的活动形成,现在常见的是将铜鼓悬于庭前和场坝之中,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面伴奏。舞者则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时里时外,且进且退,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喊出“嗨哧哧”之声以助兴。其动作主要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如“骑马”、“赶鸭”、“捕鱼”、“捞虾”等。

苗族铜鼓舞以胯部的扭动和上身的摆动为主要特点,舞步豪放,舞蹈幅度大、难度高,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猛虎下山,独具风格。

雷山苗族铜鼓舞相传有12种,其中一种已经失传,目前能收集到的有捉蟹舞、翻身舞、迎客舞、获猎舞、鸭步舞、送客舞、祭鼓舞、放牧舞、捞虾舞、送鼓舞、共欢舞11种。每种舞均有鼓点鼓曲,舞姿也各不相同。每种舞姿都包含一定的内容,它们有的来自对动物的模仿,如鸭子走路等;有的来自各种生产生活行为,如捞虾捉蟹、狩猎生产等。雷山苗族铜鼓舞主要在鼓藏节和庆祝丰收、祭祖等活动中表演,往往因节庆活动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舞蹈风格,如鼓藏节时舞姿庄重厚实、庆祝丰收时舞姿粗犷奔放、模仿动物时舞姿夸张有趣,等等。

由于铜鼓舞流传地域较窄,所以有些铜鼓舞和铜鼓舞鼓点的表演技艺目前已经失传,古老的雷山苗族铜鼓舞正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保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毛南族打猴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