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鄠邑区

谷子磑芦席编织技艺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谷子磑芦席编织技艺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席的出现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看看古来已久的“席地而坐”、“吃席”,到后来的“席卷全球”,都有席子的影子。

芦席,用芦苇编的席子,伴随人们的生活有数千年。芦席编织技艺堪称新石器时代的遗产,是历史跨度长并和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手工技艺。西安市沣河西岸的秦镇谷子磑(wei)村,是传统的芦席编织村,其编席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并且是一种活态存在的文化。前些年,赠送前国民党主席- 的化石上,便有席子的印记。

芦席编织从选材、破蘼、捋叶、碾蘼、编席、打磨到成品,需要7-8道大的工序,使用羽刮、垫拨、碗等工具,编一张席需要100根芦苇,工艺和程序非常讲究。每一道工序都比较严谨,一张好席子,需要上好的芦苇,娴熟的技艺、手艺人的悉心编制,才能编出一张密实、纹路漂亮、耐用的席子。

席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席子以及其他副产品是过去家庭的必备品,相信稍上年纪的农村人都有相关记忆。芦席结实透气,农村家家户户的土炕上,都要铺一层芦席隔潮散热;芦席可以用来搭菜棚,可以做成屯粮食用的席包和装零碎东西用的席笼。农村人结婚要用多张席,接新娘子的马车顶上、脚下要铺席,新娘回家脚不沾地的习俗,也需要新席子落脚。“根据尺寸分为七五席、六五席两种尺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编席”一直是谷子硙村村民引以为豪的事情,也使得四邻八村的乡党们羡慕不已。因谷子硙临近沣河,过去此区域多是水地,芦苇遍地,造就了谷子硙家家户户都编席,编席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祖祖辈辈以编席为生。户县(今鄠邑区)北街繁忙的集市上,全都来自谷子硙的席子。最红火时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从事芦席编制。当时的场面很是红火,白天不说,每到晚上村里到处都是编席的声响。纯手工编席耗时长,一人两天才能编一张席。“当时全村每天能出200张席,根本不够卖。”芦席当时是乡村必备的“奢侈品”。工人月薪二三十元的年代,一张席的价格是8元钱。这样的好营生让村民们不愿从事其他工作,有招工去了工厂上班的,宁愿放弃别人眼中的好工作,回到村里继续编席为生。那时户县(今鄠邑区)最繁华的钟楼四条大街上,专门有一条街是卖席子的,农历双日子还到大王镇出摊。

鲍恒武是谷子硙村芦席编织的第三代传人,也是西安市非遗项目传承人。从其祖父、父亲、再到他自己,这种传承是谷子硙村各户世代编席技艺相传的一个缩影。鲍恒武13岁时师从祖父、父亲学习编席,17岁时练就一把好手,从事编席40多年,如今致力于编席的传承。在鲍恒武家墙上,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当时场面,芦席“专卖街”上人满席多。据鲍恒武说,那时候根本编不过来,走不出户县就卖完了。因为谷子硙村有编席手艺,所以小伙子找媳妇都很容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芦席逐步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少有人再使用芦席,土炕换成床,席梦思和竹席的替代,传统的席子便少有用处,其商品的属性越来越小,这项传统技艺正逐渐消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与此相对,其文化属性愈加突出。目前已无人从事该行当,仅有鲍恒武及几位同龄的老人,在进行着与非遗项目传承有关的事宜。

好在谷子磑芦席编织技艺已经于2014年公布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其传承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户县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