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锦屏县

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年一度的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是贵州锦屏、剑河、黎平三县群众相聚的盛会。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由居住在青山界山脉及其支脉的48个苗族村寨组成。处在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处。青山界位于县境西南,由黎平入境,逶逅于固本、新民、裕河、河口,有分支入剑河。山顶地势凌平,生长山藻木及毛竹,传说山脊有“99眼塘”,四季清水碧绿,虽旱不干。

明洪武年间,苗族人为躲避战乱,从江西等地迁来,居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青山界山顶上。由于各民族之间相互仇视和对立,青山界复杂的地形是苗族人们抵御外族侵扰的天然屏障。青山界上丰富的资源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青山界上的99眼塘即为当时苗族人的鱼塘,至今还可以看出人工筑的坡水堤坝,还有四十多张石桌石椅(大部分已毁坏,还有少部份残存)。他们是一个整体部落,相互通婚,结成现今他们的语言,服饰、习俗都相通。后因人口的发展和政治治安环境趋于安定,苗族部落沿青山界向四周山脉低海拔迁移,而分散居住便成了48寨。分别居住后各寨之间仍保持不通婚的习俗,若有外族人侵扰,便以铁炮作信号,迅速向别村寨集结支援抗敌。后来因婚、嫁都较困难各寨长辈之间便择一吉日共商此事,解决男女青年婚嫁问题,遂废除不通婚制度,决定让年青人自己择偶,便选择在48苗寨中心的美蒙唱歌坪举行歌会,因此日正是农历三月土王大戊,为了纪念此次破除旧习,便将每年的第一个土王大戊作为歌会日,为青年男女择偶创造了极佳的机会,后来中老年人为了以此为契机会见亲朋好友,便发展成为斗牛、斗鸟等活动等。

48苗寨歌会是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中发展而来,是苗族发展,变迁的产物,也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山界苗族的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48苗寨歌会由最先担当婚介角色活动的歌会向歌咏比赛、斗牛赛、斗鸟赛转变。同时,由于现今青年人外出打工,使参与人数大为减少,歌场渐渐冷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谷陇九月芦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