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寨侗族服饰,传承于贵州省黎平县和榕江县的接边地区。所谓四十八寨,主要指的是黎平县的尚重、盖保、洋洞、高岑、高孖、绍洞、育洞、曰寨、顺寨、平途、纪登等和榕江县的晚寨、平保、便洞、高路、色边等自然村寨。
四十八寨依山傍水,西水面有老山界,南面有宝堂山,均在海拨1200多米以上,育洞河源于老山界原始森林和宝堂山牛皮大箐,由北向南穿河于黎、榕接边的四十八寨之间。四十八寨侗族村寨是黎平地理环境坐落最高的地域段,这里盛产杉木,是贵州省重要的杉木产区。老山界上万公倾的原始树种千姿百态,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重要景区之一。四十八寨所处地域,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坝田甚少,山高而梯田弯弯迭至,森林茂密而河流清澈,水稻种植、棉花种植等是这里的地理环境特征。
侗族自称为“干”(gaml)、“更”(8acml)、“金”(iacml),属古“骆越”的一支。侗族古歌《祖宗入村》亦唱道:“我们都是越王的子孙,没有贵贱之分。”侗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贵州黎平县侗族聚居之境,绝大数是世居。元、明以后记载侗族世居黎平境的情况更多。四十八寨侗族为世居民族,其服饰(女)以贵州省黎平县的尚重、盖保、高孖、羊洞、杨悦、榕江县的晚寨、色边等为主要代表,据《黎平府志·风物志·蛮夷志》载,早在三国鼎立的诸葛亮南征时期,四十八寨的这种侗族服饰(女)均已形成。
以黎平尚重、盖保、高孖、杨悦、羊洞、榕江县晚寨、色边自然寨为代表的四十八寨侗族服饰(女)是自纺、自织、自染、自制的侗族民间手工艺服饰上品,其基本内容分为两上装和下装两大块:上装——分为青色、朱红色,自制侗布两种,配披肩,左右手为统袖,齐腋下,花绫块,系月带。下装——分为百缀裙(前后两块相围),前围腰(齐小腿),后围腰(齐臀部略下)。绑腿、无跟翘光布鞋。四十八寨侗族服饰(女)从头部至腰部都配戴有平寨侗族银匠自己精心制作的银器装饰佳品,有银帽、耳环、簪子、手镯、背扣、银泡等。胸前配戴有不同风格和样式的也是颇具价值的图腾银饰装饰品。
四十八寨侗族服饰(女)上衣布料为青色和蓝色两种色块,是用鸡蛋和鸭蛋的蛋清涂抹于布料上,捶打光滑平整,呈现艳丽光泽;其下装百缀裙和绑腿为青色和红色,系白或鱼肚色绑带;无跟翘光布鞋为粉红色或大红色;胸边、领品、袖口等花边图案均为手工刺绣,细腻精湛;围腰以绫形花、鸟、鱼、虫、蝴蝶等图计18-24块不等组成,异彩纷呈;百缀裙前后两块相围;无跟翘光鞋亦刺绣有鱼、虫、花、鸟等图案。四十八寨侗族女装最富有表现特征的是刺绣图腾的抽象性;刺绣图腾的展示形式多样性,编织刺绣传统手工艺的细腻精确性;银饰与服饰搭配得不发而不显庸的整体协高性。整个盛装穿戴显得华丽富贵,实为侗族女装之佳品。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里写到:“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棉花古书名桑麻,种遍天下。种有木棉、草棉两者,花有白、紫二色,神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凡棉春种秋花,花先绽者逐日摘取,取不一时。”棉花“弹后以木板擦成长条,以登纺本,引绪纠成纱缕,然后绕篗牵经就织。凡访(纺)工者一手握二管,纺于铤上。”四十八寨侗族自种白花棉,盖保侗家人在每年的五月间选吉日定为植棉节,男女老少上山种棉区草。沿袭至今,保持了古代种植棉共的传统方式。同样,四十八寨侗族服饰(女)的制作流程十分复杂,主要为种棉、纺纱、织布、染布、上蛋清、捶打、洗晾、剪裁、针缝、编织、挑衣、刺绣银饰打制等。使用的传统器具除纺纱织布机外,还有“纱筒”(竹质编制而成),“纱杆”(挑纱具),银饰制作器具(一套大小近百件),蓝淀(亦称靛青)木桶等。该区域采用商周时期最古老的方式种植“茶蓝”植物,侗家人称其为“蓝淀茶”。“织带盘”是四十八寨侗族服饰(女)最独特的制作工具,侗家人称其为“登折”。圆形、直径30厘米,圆盘上配“抓丝座”。抓住不同颜色的丝线,下立圆盘脚柱,立于地上。圆盘上的“抓丝盘”柱筘扣住丝线往圆盘四周,用“丝带勾”(牛骨头做成)散放,并用“线砣”(侗家称“洞钱空”,用古铜钱做成)垂直,以便操作。“丝带句”根据编织的花带大小和衣服花边图案的用法来确定设置。一般分为11、13、15、17、19单数线制作,亦有12、14、16、18根的。据盖保侗寨的妇女古老介绍,编织一根花带需要1-2月的时间,制作一件完整的服装整整需要两年至三年的方能完成。
四十八寨侗族服饰属于弱势文化载体,五彩缤纷的外来文化,渗透村寨,时尚穿戴致使侗族姑娘厌学传统制作工艺,很多精品制作手艺失传。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