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黄平县

黄平亻革家服饰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平亻革家服饰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界施秉,南接台江、凯里,西连瓮安、福泉,北同余庆接壤。距州府凯里53公里。全县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县辖9乡5镇,总人口35.3万,居住有汉、苗、侗、亻革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64.2%,其中苗族人口占55%,亻革家人口占6.56%。清水江、氵舞阳河、楚滇古驿道和湘黔铁路跨境而过。

亻革家自称“哥蒙”,汉称“亻革兜”,苗称“嘎斗”。亻革家民族现有人口50000余人,仅黄平县境内就有21000人,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的208个村寨,纯系亻革家人居住的自然村寨有49个,杂居的村寨有159个。黄平亻革家居住集中的自然村寨有谷陇镇的白斋、干塘、大坪;黄飘乡的哈龙、马鞍山、黄猫;重兴乡的枫香、盘楼、富桐、老寨、塘都、野落、岩寨、芭茅冲、鬼冲、咬寨、茅草坡、下寨、上望坝、下望坝、大窝;重安镇的上坝、大坳、包老、新城、园宝山、老草坪,青杠林、龙井、拐子路、半坡、红岩上、老鱼庄、九垓冲、长坡、龙塘、白岩山、榔木哨;野洞河乡的红山、高田坎、水井湾、金塘、崇仁、章卞、小阳;新州镇的毛粟坡、尖山坡、花山坡;浪洞的忘命塘等。

亻革家盛装的来历。一说亻革家先祖曾是皇帝的武将,因征战有功,受皇帝册封。亻革家先祖无心做官,请求皇帝准其归田,皇帝便赐铠甲以表军功。归回后,其先祖常将铠甲取出清晒,不意被孙女穿上,十分英武。便叫孙女照样缝制成装,留传后代,以示不忘先祖的荣耀,于是便有了这武士般的盛装。另一说则为古时候,一王子曾被妖魔变成白马,卖到亻革寨某家。这家姑娘与马为伴,人畜情笃。一天深夜,姑娘为白马添料时,挨着马亲昵细语,使王子现了原形。后来姑娘冒着危险,使王子永远变成了人。王子感恩并与姑娘相爱,赠予自己的服装作信物,从此,亻革家姑娘的服饰便如王子的装束。

亻革家人的服饰,整体上可称男简女繁。成人男装分为便装与礼装。便装基本上汉化,礼装仍存旧制。亻革家男子的成人礼装,为青色或蓝色窄袖长袍,头围雉形蜡染嵌绣顶天帽,脚穿衲帮钉鞋。鞋用皮革作底,布作帮,鞋底上有14颗卯钉,利于雨天防滑。民国及清代,亻革家男子礼装曾为青底白花蜡染长袍,臂部缀以刺绣。今已少见。衲帮钉鞋也多换成了皮鞋或球鞋。男子礼装,一般在节日- 、走亲访友或每年冬至祭祖时才穿。雉形蜡染顶天帽只会祭祖或跳芦笙舞时方围戴。

亻革家的女装,分童装、便装和盛装三类。童装:亻革家四五岁以下的女童(男童亦然),均戴蜡梁嵌花童帽,穿蜡染花衣,戴蜡染围腰,穿青布裤。童帽式样比较固定,一般为帽檐四周嵌蜡染,帽顶饰红、黄、白色日纹图案。另就是戴嵌银饰的虎形帽。花衣的袖、领和前胸后背,均饰蜡梁纹样,以铜鼓纹(亦称太阳纹)等图案多见。富裕人家,多在童帽及衣服上饰以银片,并在儿童的胫上配戴挂珠和银质保命圈。

便装:亻革家六七岁的女孩至少女生育前,均佩戴蜡染圆顶红缨帽,亦称太阳帽。帽顶平整呈圆形,顶中留圆孔,孔周用众多串珠向四面呈放射状联结顶边,顶檐四围垂以红须,形若太阳。帽后围垂一蜡染冠帕。戴时,须将头发先于头顶绾髻,戴上帽,使蜡染花冠帕衬于脑后,与身垂齐,用银簪(形似箭)从帽顶圆孔中插入发髻固定,再用一银抹额从前额转系于脑后,将额部垂须理出,让其自然垂摆。此帽的抹额形似弯弓,与发簪相配,组成弓箭,俗称“弓头”,寓意颇值得深究。它既有射日之寓,又与上古的生殖崇拜习俗不无关联。

生育后的亻革家妇女,不再戴圆顶红缨帽,而是将发髻绾成高昂的椎状髻,位于额顶。发髻以青布包裹,中间大,两端稍小,如弯月,用紫色发罩罩住。然后用蜡染头帕绕髻而围,露出发髻,插上发而簪而成。这种头饰在年纪较大的妇女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一青色长带由额前向脑后绕围,形成一个额围。妇女头饰有射月之寓,又寓化生万物的古之神圣女,与少女头上的弓箭既阴阳对应又互为区别。

亻革家妇女的便装,过去多用自织家机布制作(现在有人用灯草绒制作),主要分上衣、围腰和裤。上衣为大襟右衽窄袖,衣长至膝,用布纽。上衣袖口多饰蜡染。胸前围腰略呈凸形,青蓝相间。抹胸处为青底,上饰白线图案,图案为两座山中间夹一网状平台,台下为水波,台上纹样若光若花。抹胸以下,或蓝色或浅蓝色,围腰整体用白布嵌边,于两侧腰部缝以蜡染或编织花系带,带端有耍须,穿戴时用系带于背后挽结。抹胸处之图案,形状极为似阴山太阳神岩画像,又似传说中的扶桑树之图像。在为儿童制作的蜡染围腰中,该图案被绘成一轮初升的太阳,光华四放,又似一朵盛开的花,花心则为太阳。奇巧的是,亻革家服饰纹样千变万化,而围腰抹胸处的这一纹饰则基本一致,穿盛装时也必须佩戴围腰,可见亻革家服饰的确蕴含着古老的文化观念。

花冠带:俗称“顶天帽”,实为围头花带。用蜡染和刺绣分节组成。中部宽约20厘米,两端渐穿,各长1.5米左右。带上全为蜡染纹样,并分节嵌有刺绣。此帽平时不用,只在祭祖、婚丧活动时才戴。戴时,将带在头顶绾成宝塔形,长带绾好后,用一根约二尺左右的织花带固定。

花衣,又称“四块瓦”,采用四块蜡梁布缝制而成。衣长与手齐,为无纽对襟,左右及后摆开岔。矮领上饰蜡染条花,衣体为青底蜡染,袖至臂处及后摆均嵌刺绣花块,刺绣多呈黄、桔黄、红等色。花衣的蜡染、刺绣图案,图纹众多,组合变幻无穷,百件花衣可有百种不同的图纹组合。虽花衣的形制相同,但装饰效果却各有特色,耐人寻味。

贯首,又称背牌或“海巴”,系用家机布做成,前短后长,宽肩无袖,无纽扣。中留方孔,其上饰有条状刺绣蜡染装饰。穿时套于花衣外,呈倒品字,形若铠甲。“穿中而贯其首”,实指此。

裙片,系正方形的厚重绣花饰物。多用家机布衬底,用红、白、黄三色绣四瓣花、虎头花等点缀。花瓣间绣隔栏,有的嵌有四方形蜡染框于中心,亦有白布包边作装饰的。裙片上部两端缝有系带,穿时佩戴于裙前面腰腹处,朝背后挽结。裙片厚重,颇类铠甲。

围腰片,比裙片稍小,呈长方形。多采用蜡染缝以白布连做成,上连织秀红花带。红花带约宽六厘米。佩戴时先戴围腰,即将裙片穿上,再佩上围腰,最后将围腰片佩于围腰上,与裙片、围腰组成三层,一层比一层小。

百褶裙,用家机布制作,裙围长约1.2丈,裙不过膝,为短裙,分上中下三节。上节青色无褶皱。中节较上节宽,有褶皱无花饰。下节为蜡染花布褶皱而成,裙连嵌有二至三条刺绣花连,花衣红绣,十分显眼。

绑腿,亦称裹腿,系丝线绒织成,宽4厘米,长约4米。多为红色夹黑,亦有红、黄、白相间的。图纹为几何形。两端系带上缝有耍须,打好绑腿后将系带挽紧,耍须垂于小腿脊前。

银饰,亻革家人尚银,银饰为盛装的华彩部分。姑娘们除便装耍佩戴银抹额、银发、戒指、项外,盛装时还须加戴空心项、螺蛳项、大板项、螺蛳镯等。

亻革家服饰尤以妇女盛装服饰奇特鲜艳而成为亻革家服饰的主要代表。妇女服饰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白与蓝相映、红与黑媲美。蜡染花纹图案基本上是以太阳为中心,辅以极为抽象夸张的各种花虫鸟兽变形图案为配角,刺绣图案则是以红、橙、白色为主,并在刺绣的几何图纹中交叉配色,既艳丽多彩,又和谐统一,二者巧妙的运用与精心的配合,造就了亻革家妇女服饰的古朴典雅及独具匠心,给人一种“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艺术魅力。

在社会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亻革家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界影响,加之年轻人纷纷离乡到外地打工挣钱,不再研习蜡染、刺绣、织绵等手艺。留守在家中的妇女和老艺人大多也不再从事蜡、绣等传统工艺。亻革家服饰的蜡、绣、织锦等传统工艺维护、延续已逐渐消失。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四十八寨侗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