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 > 花溪区

花溪苗族服饰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溪苗族服饰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溪苗族服饰款式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流传于花溪辖区内整个苗族覆盖区域,并与同支系贵定、龙里等相邻苗族村寨有渊源。花溪区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距贵阳17公里。花溪区属农业县,辖14个乡镇,165个行政村,全区人口约35万人,农业人口占70.8%。花溪为多民族居住地区,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8.63%。花溪域境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苗岭山脉中段。全境以丘陵为主,间有山丘、盆地、坝子、峡谷。

《苗族花衣的由来》中叙述了苗族妇女服装产生和形成不同。“苗族在跋山涉水沿河西迁的时候,都只是一样服饰,一种花样,一种打扮。当迁徙来到一个叫‘条溪’的地方的时候,由于人多地窄,不便集中在一个地方生活,便在那里栽下一块大石头,议定各自带领一支儿女去寻找生活,十三年以后再来这里聚会,理宗认主。”十三年以后,大家集中在一个地方生活,儿孙多了,认不清楚,两个奶奶为抢一个女孩,吵起架来,出了人命。大家又“坐下来商量,并栽下一块石头,议定一个支系各制一种服装,各饰一种花色,各有一种打扮,以后聚会才不会认错孩童,发生争吵。”议定后,去高山寻找生活的那支奶,为了爬坡上坎方便,便做起短裙来穿;去平地的那支奶就把裙子做得长长的;去不高不矮的那支奶,就把裙子做得长不长短不短的,只齐膝盖;去森林的那支奶,怕被野刺攀挂,就只栓两块围巾,而且也各是一种花色。”

苗族妇女服装的款式主要表现在上装的衣襟上。若干服装款式系在一段布料上开孔,作为领口,穿着时从头上套下,前襟为一整块;另有若干服装款式的上衣为对襟,分为左右两片,襟线在上衣正中部位,左右两片大襟对称;又有若干服装款式上衣的前襟虽然也分为左右两片,但左前襟大于右前襟,襟线从领部向上,至右肩窝处向下斜至腋下,再从腋间直下。下装主要是百褶裙、桶裙、旋裙等,数量很少,另有部分下装为长裤。苗族服饰具有设计独特灵活、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繁多、色彩丰富、搭配合理、是苗族文化的载体,其娴熟、精湛的刺绣、挑花等工艺技能包容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情的色彩和突出的民族特点。同时,妇女服饰是苗族婚姻集团的标志,其重要的识别功能是表明自己所属的婚姻集团,“服饰不同不通婚”成为苗族婚姻生活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此,对每种不同服饰款式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了解苗族不同支系婚姻的缔结方式。

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导致生活习惯的改变,年轻妇女多购买穿着简便的现代服饰,使得服饰制作仅仅成为年长妇女的业余消遣方式。同时,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打工热潮,村寨中的年轻人大多数跑到沿海一带打工,大都不再学习本民族的服饰制作技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榕江侗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