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 > 秦都区

咸阳秦腔

咸阳秦腔

秦腔是咸阳主要剧种,又名乱弹、桄桄子、梆子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的板腔体戏曲。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演员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史书记载明代中叶咸阳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组建戏班,演唱“康王腔”。清康熙年间(1662—1722),咸阳的秦腔班社已为数众多,如保符班、江乐班、华庆班、双才班等。乾隆时期(1736—1795)翰林院学士严长明(江苏人)宦游陕西,酷爱秦腔、所著《秦云撷英小谱》记载关中秦腔班社共有36个,并以礼泉、周至、渭南大荔为四大流派。秦腔班社演出,不仅为当地人钟爱,赴北京演出亦爱欢迎,被称为“传情在无意之间”,“哑趣传神许擅长”。此时,演员白双儿、豌豆花和金坠子等随泾阳锦绣班演红西安城内。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和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影响,办起“易俗社”,并编写出《一字狱》等剧本。

咸阳各县以“易俗社”为榜样,先后成立了“高兴班”(长武),“马家班”(武功),“秦贵社”(礼泉),“益民社”(咸阳),“晓钟社”(乾县)、“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团体。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驻泾阳县云阳镇)、关中工委(驻旬邑县马家堡),相继成立了七月剧团、关中剧团、关警剧团等,创作演出《大上当》、《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剧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饰等方面都有创新。建国后,咸阳地区有专业剧团14个,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涌现出众多知名演员,如郭明霞、王麦兰、舒曼莉、马金仙、赵斌、王义民、昝金香等,新秀如赵改琴、王平、白萍、冯武耕、王亚萍等。这些演员均先后在西北、省、市会演大赛中获奖。

据1989年统计,咸阳市有市直戏曲团体3个,县秦腔剧团11个,共有演职人员1100余人。艺术创作人员30余名,演出本、折子戏100余部。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

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早期乐队分文、武两部6人。

建国后,由于戏曲事业的发展,乐队人数增加,文乐场加扬琴、二胡、琵琶、京胡以及提琴、黑管、吊钗等,使传统音域更加宽广。乐队市级团增加近20人,县级剧团10人以上。秦腔角色分四大行:即生、旦、净、丑。一支戏班只要具备“四梁四柱”,头、二道演员,就是强硬戏班。清末民初,秦腔吸收外地剧种之长,班社扩大,演员阵营增加,出现了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四大行十三门的角色行当,俗称十三头网子。演员素质要求掌握唱、念、做、打四功五法技巧。演员表演从剧情出发,很讲究个人技艺功底。《游西湖》的吹火表演,属旦角门绝活;《鞭打殷夫人》的甩麻鞭技巧,是须生门的特技;净角的标钺、丑行的“夹鸡蛋簸米”、生角的抡稍子、摇帽翅、抖胡须、提袍甩袖等功夫,都为世人所称道。


下一篇:弦板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