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城市 > 阳城

中庄秧歌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庄秧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庄秧歌流传于阳城县润城镇的上庄、中庄和下庄三个自然行政村,解放前,上庄、中庄和下庄统一为中庄村,根据属地命名为中庄秧歌。

中庄秧歌产生于何时,无法考证,根据老人讲,很早以前就有人哼唱,但中庄秧歌的复兴阶段还得从解放前夕(1946年)算起。当时解放军的0 团就驻在邻村,团长陈建兴(后为四川老红军疗养院院长)在中庄村设供给部,为了配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他动员、组织村民中的积极分子和文艺爱好者成立了醒民剧团。当时剧团的负责人为上庄的卫金龙,下庄的李敦兴、段佰祥等人,编剧导演为下庄的张泽生和李宜川,他们配合减租减息、宣传男女平等、送子参军、破除迷信,编排了《节约一把米》、《拼命》、《河神娶妻》、《王秀兰》、《二流子回头》、《四姐妹拜寿》、《抬猪龙》、《拥军》、《小参军》等节目,活跃于阳城、沁水、晋城等地,对中庄秧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庄秧歌的唱腔有[五更鼓]、[辽调]、[探亲家]、[骂梁]等十几种,根据不同的情节运用不同的曲调,朗朗顺口,深得群众的喜欢。中庄秧歌现今只流传有[五更鼓]一种曲目,其余十几种曲调已近失传。据调查,会唱的只有几个老艺人,而这些老艺人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在外工作,有的年事已高,致使中庄秧歌大部分曲调得不到传承、传播,面临失传危机。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大树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