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广元市 > 苍溪县

苍溪灯戏

苍溪灯戏

一、有关苍溪及苍溪灯戏的产生

据史、志书记载,苍溪古属巴国阆中县辖,始建县于西晋太康280---289年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苍溪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山区,由300余座崇山峻岭与缓冲平地构成。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近100座,以九龙山最高,海拔达1400米,尤以道教圣地台山名冠海内外。《汉志》阆中县下云:巴"有彭池大泽,名山灵台。"《御览》卷四四引《十道记》:"灵台山,在[阆中]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升真之所。"《寰宇记》卷八六亦云:"灵台山,一名天柱山,在苍溪县东南三十五里,高四百丈,上方百里,有鱼池、宜五谷。""灵台"即云台山。云台山由天然凸起的海拔1200余米的阳鱼形巨山、凹下的负海拔1200余米的阴鱼形巨壑与天然相绕的八座海拔在1000余米的卦形巨山,构成天功巧夺的完整的方圆达78.5平方里的阴阳鱼八卦山川立体图。云台山是汉以来海内外道教始终如一地寻根追源的热土;一般山高度均在海拔600米左右,达300余座。境内300多条大小江河与大溪流构成苍茫回肠之太势,特别以嘉陵江及最大的东河迂徊全境,随300余座崇山峻岭之山势走向形成造型如∪、∽、∨、⌒、ω、Ω等众多的奇特的壮丽的曲流自然景观。

据考,苍溪美丽的山水风光,令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为之感怀。在回京师一夜间为乾元皇帝绘下千里嘉陵江实际是苍溪三百里段胜景后,吴道子从此隐身于苍溪美丽的山水间,至今亦为我国唐朝以来画坛史上的未解之谜。

苍溪县北与陕西南部唇齿相依,自古是南北交通之咽喉。汉中府[今南郑地]-苍溪县-保宁府[今阆中地]有水陆两路,再由保宁府[今阆中地]-潼川州[今三台地]-成都府[今成都市]的陆路,自古是入蜀的通道。同时,汉中[今南郑地]-广元[古利州]-苍溪县-保宁府[今阆中地]亦有水陆两路,再由保宁府[今阆中地]-潼川州[今三台地]-成都府[今成都市]的陆路,自古也是入蜀的通道。这两条经由苍溪县入蜀的通道同经由其它地入蜀的通道一样,三国及三国以前,官方1从陕西汉中府[今南郑地]入蜀的首选通道。官方从陕西汉中府[今南郑地]入蜀的首选通道是:汉中府[今南郑地]-广元[古利州]-昭化县[古葭萌国治地]-剑阁县-梓潼郡[今梓潼县地]-广汉郡[今广汉市]-成都府[今成都市]。但是,西晋及西晋以后,因广元[古利州]-昭化[古葭萌国治地]-剑阁县-梓潼郡[今梓潼县地]段古驿道[古阁道]毁于三国末之兵火,直至清初亦未能全面恢复,由陕西汉中府[今南郑地]入蜀,官方则直接改经由苍溪的这两条通道为首选通道,即:汉中府[今南郑地]-苍溪县-保宁府[今阆中地]有水陆两路,再由保宁府[今阆中地]-潼川州[今三台地]-成都府[今成都市]的陆路与汉中[今南郑地]-广元[古利州]-苍溪县-保宁府[今阆中地]亦有水陆两路,再由保宁府[今阆中地]-潼川州[今三台地]-成都府[今成都市]的陆路。在西晋至清初这1400余年的历史长河里,苍溪凸显出在南北交通上"咽喉"似的重要区位性。

另一方面,苍溪东连荆楚,自古是东西交通之锁钥。施州[荆楚地]-夔州[四川地]-苍溪县-广元[古利州]-武都郡[甘肃地]。而且,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这条通道自古以来始终都是华夏东西交通主通道。苍溪自古以来充分凸显出在东西交通上"锁钥"似的重要区位性。

总之,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苍溪自古在华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旅游、交通等诸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优势。

历史上凡"得陇望蜀"者必先争占苍溪。周武王伐纣先谯坝[在今苍溪北90里地],秦惠文王与蜀王两军相战铁山关[在今苍溪北100里地];三国魏将张郃与蜀将张飞会战瓦口关[在今苍溪东20里地];晋征西大将军符坚战蜀王张育[在今苍溪东30里地];唐明皇西幸入蜀走苍溪;南宋王佐于长宁山[在今苍溪南50里地]抗击元蒙古哥汗王军;明征西大将军傅友德自成都北出先夺苍溪威逼保宁[元末四川省属首脑机关移居阆中],明军大败"扫地王"于铁山关[在今苍溪北100里地],农民军张献忠与李自成因入蜀或入中原内部争战在苍溪并各自与明昭毅将军陶怡血战苍溪县城;清征南大将军豪格自陕西汉中府[今南郑地]南下平定苍溪打开入川门户,清军惠龄大战白莲教于人头山[今苍溪县北100里],杨遇春与杨芳大战白莲教义军于玛瑙山[今苍溪县北120里地],;民国四川靖1熊克武大战北洋军于柏林沟[在今苍溪西北100里地],滇、黔联军北上拥护孙中山与四川靖1熊克武大战柏林沟[在今苍溪西北100里地],红四方面军与1军大战黄猫垭[在今苍溪北120里地],红四方面军与1军大战塔山湾[今红军渡,距今县城一里地]等等,1军大战红灯教义军于三清坝[今苍溪县西5里地]。历史上200余处著名古战场遗址遍及苍溪境内。

苍溪县汉平帝时有"廷对谯玄,不仕王莽",汉安帝时有"张道陵得道云台山飞仙";晋有"顾恺之撰《画云台山记》";南北朝时有"萧帝幸临云台山",唐有"玄宗入蜀过苍溪","诗圣杜甫放船台","吴道子一夜画千里嘉陵迷踪于苍溪";宋有"陆游送客亭","状元王樾九孙八进士",严大猷诗斥蜀王吴曦;明有"陶氏什世百户什世昭毅将军";清有"陶氏六世都司"、"明镜御史陶士林","武当派掌门何子友";民国有"大义灭亲擒杀四川总督赵尔丰的革命志士陶泽焜","川北最早的新文化先驱李蕴璞","三万民人踊跃参加红军";共和国有"吴忠等十二位将军与李泽民等五位部省长"。

苍溪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长于夏,春长于秋,土地肥美,主产稻谷、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等大宗农作物,以及蚕桑、丝绸、油桐、橘、梨、苹、猕猴桃、渔等农副产品,自古以来有"小鲁邹"美誉。

苍溪自古民俗文化灿烂多姿多彩。据《山海经·大荒西经》等记载,华胥后人中有以巫咸为首的"十巫",在荆(湖北)巴大地广泛传播巫祝文化,而苍溪灵台山(云台山)曾是巫祝文化的活动中心。古蜀王鳖灵,曾登苍溪灵山拜谒巫祝胜地,苍溪灵山因而得名。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途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又"阆中有渝水,賨人多居左右。天生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午。帝善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谓巴渝舞也"。《汉书-礼乐志》记载:"汉宫庭乐官属有巴渝鼓员。"《晋书-乐志》记载:"[巴渝]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1渝本歌曲》、《安召本歌曲》、《行辞本歌曲》,总四章。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阆中秦以前为巴国治地、秦以后或改为巴西郡、或改为保宁府,今改为县级阆中市。苍溪城距离阆中城仅30公里,与阆0巴山也共渝水。渝水又即古西汉水,今嘉陵江。苍溪古来至民国均属阆中辖。从上世纪80年代[公元1980-1990年]苍溪文化馆、阆中文化馆各自搜集、整理的《--县民歌》、《--县民间故事》、《--县民谣》、《--县民间舞蹈》、《--县方言》、《--县生产生活习俗》等等来看,苍溪与阆中在文化方方面面绝无二致。所以,完全能够这样说:在周武王伐纣时期,"古苍溪人为之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途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苍溪"有渝水,賨人多居左右。"古苍溪人"天生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午。帝善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谓巴渝舞也"。由此,至少苍溪自周起已产生了巴渝舞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古苍溪人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把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矛渝本歌曲》、《[安]1渝本歌曲》、《安召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巧妙地运用于敌我相对的战场上,借以娱,也借以"娱"敌-瓦解敌军。

同时,诸如车灯舞、牛灯舞、竹马灯舞、狮灯舞、龙灯舞、独角兽舞、送蚕丝舞、钱棍舞等等早在汉以后即产生并广泛流传于苍溪民间。

由此,苍溪自古以来山清水美,物产丰富,人勤貌美,是蜀道文化、军事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商贸文化、旅游文化、生态园林文化、民俗文化等等诸多文化的交汇地,铸就了苍溪文化性格的多元与独特。

一个性格多元与独特的文化,注定是要诞生出自己传给后世久远的东西,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归属。

查阅从晋起至今的大量的历史记载或野稗资料,再也没有类似《华阳国志》里关于汉代时的单纯的巴渝舞的记载了。也就是说,单纯的巴渝舞自晋起已经从苍溪以及更广泛的华夏的土地上销形匿迹了。

那边,"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午。帝善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谓巴渝舞也"的单纯的巴渝舞自晋起去了哪儿呢?

世界上任何一个东西的来与去都绝不是没根没据的。

考察苍溪民间舞蹈,我们不难发现苍溪民间舞蹈诸如:车灯舞、牛灯舞、竹马灯舞、狮灯舞、龙灯舞、独角兽舞、送蚕丝舞、钱棍舞等等舞蹈,无不显现出巴渝舞的身影,而伴随车灯舞、牛灯舞、竹马灯舞、狮灯舞、龙灯舞、独角兽舞、送蚕丝舞、钱棍舞等等音乐,亦无不透射出浓郁的巴渝舞的韵味。

"从某个角度说,古老的巴渝舞历经数百年或近一千年时间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苍溪这片土地上已进化、演变成为更丰富多彩的苍溪民歌、苍溪小调、苍溪灯舞,而苍溪灯戏更是集苍溪丰富多彩的苍溪民歌、苍溪小调、苍溪灯舞之大成"。

这个结论已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省文化厅、南充地区文化局、苍溪县文化局[馆]等方面地方戏剧文化专家考察后得出得的最科学与最权威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是国家文化部,以及国家最权威的地方戏剧文化专家几经考察后认可的,并写入《中国戏曲志》与《中国艺术史集成》,无须我在此耗近百万的文字、图表,乃至更多当年能征集到的实物加以论证。

苍溪灯戏又称"鼓乐神"、"喜乐神",是流行在川北、陕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起源之初,与苍溪木偶戏,苍溪皮影戏共为苍溪戏曲的三朵奇葩。

苍溪灯戏又分"天灯"、"地灯"。"天灯"指可登大雅之台表演的灯戏。"地灯"指在随处如院场即可表演的民间灯戏。

苍溪灯戏又分"唱灯"、"跳灯"。"唱灯"指载歌载舞的牛灯、车灯等,以优美动听、有理有道的说唱为主,兼及一些简单的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跳灯"指纯粹的舞蹈性的龙灯、狮灯、独角兽灯等,表演者只表演,没有说唱。

一般场面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戏,苍溪灯戏基本不演。

苍溪灯戏不仅是四川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而且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由于其演出多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戏多、喜戏多、闹戏多的特点。苍溪灯戏用农民的道德标准演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大多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苍溪灯戏如烂漫山花开遍苍溪山山岭岭,特别是苍溪东北向的二十多个乡镇近二百个村社自古就是苍溪灯戏窝子,几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演唱苍溪灯戏,村村社社有灯戏班子常年活跃在本山村,并在川北、陕西南部、荆楚西部一带走南闯北地演唱。

二、苍溪灯戏产生年1

苍溪灯戏作为戏曲究竟产生于何时?让我们逆着历史长河的足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着远古探寻。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元1980年-1990年],四川省文化厅、南充地区文化局[苍溪当时属南充地区管辖]、苍溪文化馆的地方戏专家在搜集、整理苍溪灯戏的同时,对川北地区、陕南地区流行的灯戏作了研究与考证,也充分明确了这一点:"苍溪灯戏明代嘉靖年代即已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巴中的巴州、南江,广元的利州、昭化、剑阁、旺苍,汉中的南郑、勉县、宁强、略阳等地区以及更广泛的地区"。现在健在的苍溪灯戏老艺人中,尤以罗茂森祖祖辈辈从事苍溪灯戏最悠久。

从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续修并保存下来的《罗氏家谱》的记载看,罗茂森祖祖辈辈从事苍溪灯戏,算起来至少都是三十六代人以上了,可追述到公元700余年前,即唐中时期。罗氏最早的先祖罗盛兖是唐玄宗皇帝时的宫廷艺人,专门从事歌舞制作,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舞蹈家或音乐家了,后因安史之乱,1随唐玄宗避蜀,经苍溪时留下来的。从此,罗氏后裔落籍于苍溪,在苍溪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罗盛兖把自己在歌舞方面的技艺与苍溪地方民俗文化融汇,使产生于唐上元时的苍溪灯戏得到了提升。在《罗氏家谱》里,我们可以看到唐玄宗年以来历代罗氏人从事苍溪灯戏所留下的《神狗子推磨》、《赶隍会》、《灵牌谜》等近三百个苍溪灯戏剧目,以及"神狗子"、"幺女子"、"杵拐子"等一大批代代相袭的苍溪灯戏艺名,并至今响誉川北与陕南一带。

清代苍溪籍人、道光年[公元1821年--1850年]御史陶士林有竹枝词赞云:"唱灯随处是歌楼,曲子无腔易转喉。传说官班明日拢,开场先看小包头。""小包头"即苍溪灯戏中的男扮女妆,这里借指苍溪灯戏。从陶士林的竹枝词对苍溪灯戏的赞云,我们不难发现,清代道光年间,苍溪灯戏"演出非常活跃"已到了与官办的戏班子同舞台演出的地步了。

现收藏于苍溪档案馆的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丁映奎的《苍溪县志》"艺文篇"里有这样的记载:苍溪灯戏"演出非常活跃","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郡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编修的《四川通志》同样记在了上述内容,并表明:清乾隆前"演灯戏,仅此一家,别无先例。"

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清康熙二十九年苍溪籍人、忠州州学学政陶淑礼编修的《苍溪县志》"艺文篇"里有这样的记载:"苍溪灯戏源于唐。""唐时上元灯会之习俗在苍溪颇盛行。""苍溪灯戏始开场,灯官首句即念唱:唐王赐我灯官帽。"并说,"苍溪人称苍溪灯戏为堂灯",有说"堂乃唐之讹,堂灯即唐灯"。很显然,做为州学学政官、地方修志家的陶淑礼对苍溪灯戏的定论是在作了深层的研究与证论后才下此结论的。

苍溪陶氏是明洪武时因宦由浙江婺州城[即今金华市]落籍苍溪的。明朝时,苍溪陶氏什世袭"百户"擢昭毅将军;清朝时,苍溪陶氏六世官銮仪卫云麾使、一世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民国时,一世官孙中山办公室秘书。

现收藏于明朝以来的苍溪陶氏第十九代后裔陶叔辉手的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苍溪《陶氏源流》[陶氏家谱]残本"艺文篇"里有这样的记载:"苍溪灯戏有明洪武年已有之,弘治年颇盛。源于民间之玩灯、秧歌戏、庆坛。""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时。"这些记载录于该家谱所收入的苍溪籍人、国子监教授陶文举搜集、整理的《黑案》、《礼请》、《王瞎子看坛》等三个苍溪灯戏后的注释里。查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的《陶氏源流》残本"世系表",可知陶文举"弘治年"官国子监教授,那么,陶文举对当时"颇盛"的苍溪灯戏的记载应当是属实的。陶文举对苍溪灯戏的追根溯源先说到"有明洪武年已有之",接下来又说"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亦如上元时"。这说明,"弘治年"官国子监教授的陶文举对唐代高宗上元年[公元674至676年]的"苍溪灯戏"与"苍溪灯山"是有过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在作了充分考证后,才下此结论,即苍溪灯戏也同陶文举提到的"苍溪灯山"一样依旧保持了唐代高宗上元年[公元674至676年]的风貌,也说明苍溪灯戏在唐代高宗上元年[公元674至676年]已有了。

同时,上述二书皆记载,苍溪灯戏明代嘉靖年间即已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巴中的巴州、南江,广元的利州、昭化、剑阁、旺苍,汉中的南郑、勉县、宁强、略阳等地。说明,苍溪灯戏在"颇盛"了陶文举所在的"弘治年"后,已不甘在本县的红火,而把触角伸向县外更广阔的空间。关于这一点,梁平县的清光绪年间的《梁山志》、清代乾隆年间保宁府[即今阆中,明清时,保宁府治地在阆中县,苍溪属保宁府管辖,与阆中县接壤]的《保宁府志》、南郑道光年的《南郑志》都有记载。就连苍溪灯戏影响到的湖北不少地方的志书如《宜昌府志》、《汉皋竹枝词》和乾隆30年的《辰州府志》等亦有"源于四川苍溪灯戏"的记载。

苍溪王氏是唐时随玄宗帝晚年因安禄山乱避蜀落籍苍溪的。唐、宋、元、明时代,苍溪王氏一直有人在朝廷做官,而且,最低官位也在京畿大夫。

清道光10年续修的苍溪《王氏家谱》艺文篇里有宋绍定二年[公元1231年]状元、京畿大夫王樾关于苍溪灯戏的词赞云:"日华收,鼓锣鸣乡村。众望归,跳灯起场院。"这说明,苍溪灯戏在宋绍定二年以前就有了,而且,到了宋绍定二年[公元1231年]于苍溪民间很流行,不然,状元、京畿大夫、苍溪籍人王樾何以写出:太阳刚落坡,灯戏班子招呼观众的鼓锣之声就响遍乡村山野?村人咋会就想早一点收工回家看"跳灯"?

现在较早地关于苍溪灯戏有文字记载的莫过于唐代诗圣杜甫了。

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3年]秋,杜甫为避梓益之乱居住阆中,因十一舅父去青城县为任,杜甫相送。途经苍溪县[所送客为何者,史无记载],杜甫与其十一舅父于苍溪县城小住,并游于苍溪县脚下嘉陵江对岸的少屏山,其间,杜甫曾留题少屏山石壁上"少屏山"三字,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放船》:"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船还。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中流大自在,稳坐兴悠哉。"然,杜甫同作的另一首诗却是少有人知,即《又屏迹题以詠》:"用拙成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灯戏声声起,渔舟箇箇轻。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灯戏"即苍溪灯戏。"箇箇"即"个个"。做为诗人的杜甫,尽管没有为我们去追根溯源留下有关苍溪灯戏产生的时间,但是,从他笔下的"灯戏声声起,渔舟箇箇轻"就为我们说明:苍溪灯戏早在1244年前的唐代宗年间就有了,而且,在苍溪县城一带及其更广大的苍溪县乡村已很流行了,要不,怎么会在诗圣的笔下占有一席之地呢?

可鉴,苍溪灯戏至少产生于唐高宗上元时期,并以一种独立的剧种存在并发展。

三、苍溪灯戏与其它剧种的关系

1、苍溪灯戏与苍溪庆坛

在清康熙二十九年编修的《苍溪县志》"艺文篇"里,苍溪籍人、忠州州学学政陶淑礼究其苍溪灯戏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文化落后,说苍溪傩傩宗教活动也较川北其它地区盛行,苍溪乡村农家需要祈福祝愿,花钱请傩设坛作法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乃至廿一天不等。陶淑礼进一步分析说,苍溪傩傩宗教活动中的作法事虽有简单音乐舞蹈,但无情节、单调乏味,加之旷日持久,很难吸引主家的亲朋、邻人持久的兴趣,于是促成苍溪坛班与苍溪灯戏班的结合。苍溪灯戏班子可在作法事间隙,插演苍溪灯戏,达到娱人又娱神的目的。陶淑礼更进一步分析说,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1生日等有苍溪坛班就有苍溪灯班。这就是苍溪"灯坛两开"的由来。苍溪傩中有苍溪灯,苍溪灯中有苍溪傩。久而久之,苍溪傩坛、目连、道场与苍溪灯合而为一。苍溪灯戏在傩中得到发展,苍溪傩在苍溪灯戏中得以变异保存。其实,这正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所论说的观点。

这里仅以"庆坛"给予说明:

苍溪庆坛有罗公坛、篼篼坛、凤凰坛等多种,并有正坛、耍坛之分。所谓正坛,即坛事有一套十分系统化的仪式程序。所谓耍坛,即坛事间插演一些娱人的节目。

苍溪庆坛正坛的程式是:开坛、亮路、祭灶、请水、请神、放兵、坼灶、参灶、造枪、收兵、安位、扫荡镇宅等。

苍溪庆坛耍坛的仪式是在正坛间插入:《黑案》、《礼请》、《出水狮傩傩》、《皮金滚灯》、《独角兽》、《王大娘补缸》、《神狗子碾磨》、《王瞎子看坛》。

苍溪庆坛有小坛、大坛之分。小坛1-2天,大坛3-5天。届时以庆坛时间长短,插入灯戏多少,维持庆坛时间。但是,不管小坛、大坛,正坛仪式必须保持完整。

苍溪庆坛的表演以面具扮演最具特色,至今,苍溪县文化馆依然珍藏着清代十面木雕面具,雕刻精美,形象生动,系由当地盛产的桐树木雕刻而成,所以,质地细腻,坚硬依旧,计有:二郎神、雷公、孽龙、武财神、土地公、土地婆、蚕丝公、天丝婆、春官、倮倮等。

苍溪庆坛唱腔十分丰富,有端公调[算命调],彿座子、怀胎调等,又采用胖筒筒、补缸调、五更调、十杯酒等苍溪灯戏曲调,伴奏乐器以锣鼓为主,兼以二胡、唢呐、三旋等。

苍溪庆坛中有以走阴、符水治病,充满了浓厚的迷信色彩。

2、苍溪灯戏与花灯

苍溪灯戏也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苍溪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

3、苍溪灯戏与川剧及更多剧种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川剧是在五大声腔中于清乾隆末年形成的","有苍溪灯戏中的灯腔或灯调,是从苍溪灯戏中吸收音乐加以演变的"。"但苍溪灯戏又算是是川剧中的一个独立剧种,它有自己的演出班子,有自己的演员,有自己的剧目,有自己的音乐,有自己的特殊的演出方式","苍溪灯戏因流行广泛,几乎含盖了川北以及更广大的地区,所以,又称为川北灯戏"。

"四川川昆高腔、弹戏、胡琴都受外来戏曲声腔影响,而苍溪灯戏除在省内流行,形成秀山花灯戏,芦山花灯戏,古蔺花灯戏,金堂灯戏、踏灯戏、梁山灯戏等名目繁多的品种外,它还流行到外省,清末,苍溪灯戏(胖筒筒声腔调)逐渐被吸收到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的花灯、花鼓戏、采茶戏的声腔中,成为长江中上游小戏声腔中的一个腔系"。

苍溪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时发出低沉浑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苍溪灯戏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苍溪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4、苍溪灯戏与各地灯戏

这个问题,前面其实已说到,明嘉靖年,苍溪灯戏广泛流传,遍及四川各地,乃至陕南与湖广,不仅在这些地区生根、长苗,还开花结果,成为这些地区的苍溪灯戏,并影响着这些地区本有的土著小戏。现在,这些地区在灯戏追根寻源上,都不得不说"据清乾隆《苍溪县志》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苍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看看,尽管苍溪灯戏落户他乡,改名"梁平灯戏"、"川北灯戏"、"剑门灯戏"等等,但是,还是得认根---苍溪。

四、苍溪灯戏发展变化历程

苍溪灯戏的发展变化在艺术上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1、子子灯阶段。

所谓"子子灯"即由男女二人表演,但是,多为丑角,故事情节简单,用一枝曲牌演唱全剧,即原始的苍溪灯戏。很显然,子子灯阶段的苍溪灯戏是苍溪牛灯的在舞台的翻板,无论是人物、身段、讲白,还是表演都是舞台化了的苍溪牛灯,所不同的是,较苍溪牛灯有了故事情节,出现了戏剧矛盾和人物性格方方面面的冲突。至少自明弘治年传承下来的苍溪灯戏保留剧目中的《黑案》、《礼请》、《王瞎子看坛》等皆可以说明这一点。

2、架架灯阶段。

所谓"架架灯"即在"子子灯"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发展,一是人物由男女二人发展到至少三人以上,可多到七八人,有生[老生、小生],旦[老旦、正旦、摇旦],丑[老丑、小丑]等行当,但是,苍溪灯戏因拒绝帝王将相入戏,所以独缺"净"行当;二是故事情节更完整、矛盾冲突较大;三是曲牌由一个发展到至少三五个,多达七八个;四是唱腔也由一个"胖筒筒"发展到"胖筒筒"、"联八句"、"七句半""牛啃土"、"十字咏"、"苦板"等在内的灯弦腔体系。

3、传统灯[子子灯、架架灯]与新编灯戏并存阶段。

苍溪灯戏诞生之日起,明、清、民国三朝代始终植根民间,不为统治阶级所顾,文人少有涉足。共和国以来,因0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文人的加入,在借鉴传统灯的基础上出新,产生了以大批如前所述的新编灯戏。

五、苍溪灯戏艺术特色

[一]苍溪灯戏共有六大特色

苍溪灯戏在其1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立独行的东西。

1、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动作扭动不止,动感性强。

2、风趣、诙谐,1简单,趣味无穷。苍溪灯戏的主要1有弹跳步、鸭摆步、浪步、三节腰、七步、凤点头、丁字步、十字步、花巴掌、肉莲花、板凳龙等。

3、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4、苍溪灯戏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风土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

5、苍溪灯戏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其声腔分为正调和杂调,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

6、苍溪灯戏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苍溪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苍溪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的苍溪灯戏剧目中,大半数以上少不了丑。苍溪民间有个通常的说法,即"无丑不扮灯"。苍溪灯戏中的"丑"是指诙谐风趣,形"丑"神不丑。即使是所谓的正剧,苍溪灯戏演来却与其他剧种不同。

[二]苍溪灯戏的特色对点细说之一

现在,让我来对点细说苍溪灯戏的特色。

在苍溪灯戏《山伯访友》中,剧作者竟然让书童四九、丫头人心成了主角,梁山伯、祝英台的"戏"反倒少了。原因在于四九、丫头的身份便于插科打诨,易于产生喜剧效果。梁山伯到祝家庄访祝英台,叫四九叩见祝英台,祝英台命人赏四九一锭银子;祝英台也命人心跟梁山伯见礼,梁山伯命四九发赏时,所以才有了下面的情节:

梁山伯:看倒做啥,也发赏嘛。

四九:你叫我发赏,就拿出来嘛。

梁山伯:拿什么来?

四九:拿银子来。

梁山伯:起程时,叫你带的银子呢?

四九:算罗!起程之时,我说要带银子,你说带银子做啥,只带了两百钱,在路上买谷草葫豆喂马都用完了,没钱了。

梁山伯:先前祝二叔赏你的银钱借给我嘛。

四九:你话说得倒是撇脱。那一回,你买笔借走我的八个钱,到这哈儿都还未还呢。你咋敢保证不赖帐?

梁山伯:真是小心眼,你想讨打是不是。

四九:咦,借钱人还把放钱咕倒起,未必就是读书人的道理?

还有四九、人心题诗的杠杠、叉叉、点点、圈圈。四九上菜,每端上一盘一碗就报菜名,扣肉是:"刀儿匠(屠夫)耍秤--扣月柔。"等,都叫观众乐其乐。在以喜剧风格为基调的苍溪灯戏里,不光有丑行,其他任何行当都参与了"丑"的行列。如《周元献鸡》中的正德皇帝,由正生扮演,他遇到棒0抢劫跑到周元家时,饿得不得了,周元的母亲请他吃红薯,他初见红薯欣喜万分地奔至桌边,细看,用筷子夹出一根,险些落地,用手拿着,审视,不知所以,然后自语自言道:"嗨,这长乎长乎,圆兮圆兮,黑不溜秋,火巴乳火巴乳,是个啥野味呀?"在舞台上,其表演喜剧效果可想而知。再比如《审城隍》中包公。

在《审城隍》中的包公是净行,他装神时自问自答说了些笑话,又悄悄命人将城隍的座椅垫了三个小石头,让椅子不平稳,然后又亲自去搬动椅子摆动城隍,以威胁罪犯招供的一连串表演,显得有些调皮滑稽。这与堂堂正正的包大人形成极大反差,自然不能不引起观众哄笑。

[三]苍溪灯戏的特色对点细说之二

苍溪灯戏除"丑扮灯"造成喜剧闹剧效果外,演员表演都从平民百姓的"乐趣"上找到感觉。

比如苍溪灯戏《包公照镜子》表现包公铡了陈世美之后,在家中的一段复杂的内心活动,是一种无情节的"意识流"的戏曲结构,无多少乐呵找,可演员通过荒诞、夸张、漫画似表演,使观众看后仍然感到有乐头。就拿包公出场的表演来说吧,大不同于其他戏曲中的包公出场,是那么庄重威严。大幕拉开,先是仪仗队用放大的、夸张的大喇叭舞步吹奏出场,王朝、马汉鸣锣,众校卫在欢快的吹奏锣鼓声中列队而出,包公没坐八人大轿,也未骑马,而是侧身倒卧在两人抬着的川北最常见的"滑竿"上,右手托腮,无整冠、理须、掸袖、提蟒后的亮相等表演程式。他的随便,他的忧虑与众校卫的不随便,不忧虑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在诧异中感觉到乐趣。

我们再看苍溪灯戏《幺妹嫁给谁》。

入场,当幺妹拒绝两位媒婆的提亲,要嫁给吹鼓手赵二娃时,并说"子丑寅卯,今天就好",说嫁就嫁,要赵二娃吹唢呐,幺妹自己把锣鼓敲。

演员演得十分欢快活泼。赵二娃将板凳反背背上,幺妹坐板凳腿上。凳腿端挂上锣鼓,幺妹兴奋敲打;赵二娃喜吹唢呐,在别致的舞蹈中背幺妹下。

这时幕后合唱:"别开生面把亲招!"真可说是"满座捧腹妙趣生"。

当然苍溪灯戏除喜剧、闹剧外,还有苦戏。

苍溪灯戏表演的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它吸取了苍溪民间狮舞、龙舞、牛灯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号称"穿包子";常用的有"十字步"、"花巴掌"、"对脚踢"、"节节高"等基本步法,则又是从连宵[钱棍]中脱胎换骨而来;具有特技色彩的"板凳龙"更被苍溪灯戏搬上舞台。苍溪灯戏中特别是小丑、彩旦等,通过诙谐滑稽的舞蹈动作,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无不令观众捧腹。

过去苍溪灯戏演员上台扮谁是谁,下台是农民、是端公,是剧作者。他们土生土长,台上台下,方言土语、歇后语、大实话,诙谐机趣,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川北泥土气息。连《周元献鸡》中的正德皇帝也是满口土话土腔:"横下心来一口咬,皇帝老倌儿也啃红苕,甜蜜甜蜜有味道,赛过那糯米汤元桂化糕。恨不得一口就胀饱,鲠得我,咽又咽不下,吐又舍不得吐,喉咙管儿拱起一个包!"《包公审城隍》中的包大人也是满口土语土腔:"马有笼头猪有圈,处处都听婆娘言,你脑壳不火巴耳朵火,就晓得跟倒她勾子打转转。今天打你二十板,看你二天治家严不严。"

传统的苍溪灯戏的演出是晚上或庙前广场,或田间、坡头、堂屋、院坝,一席晒席,几块门板,几个稻桶也能搭个舞台。若在室外,竖一桅杆,上挂红灯,称之天灯;若在庭内,把灯点在地上,称之地灯,观众是农民。忙碌一天的农民,爬山跑沟地提着灯笼,打着火把,奔赴一起,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字样的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在演唱中提灯、舞灯、跳灯,戏0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不仅是道具,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剧中的角色。苍溪人看苍溪灯戏叫"看灯",演员们演苍溪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六、苍溪灯戏在共和国时代走向辉煌

共和国以来,苍溪灯戏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发扬光大。

二十世纪60年代、80年代,原南充专区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对散落于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巴中的巴州、南江,广元的利州、昭化、剑阁、旺苍,汉中的南郑、勉县、宁强、略阳等地民间的灯戏进行调查、收集,共挖掘了314个灯戏剧本和90多支曲牌,编印成册《川北灯戏》,其中,苍溪灯戏就占了267个,都是出自苍溪灯戏界著名的民间老艺人赵鼎成、莫怀绪、晏正炳、李连成、杨天尧、杨天江、杨官德、邹锡贤、曾可亭、李玉堂、杨秉钊、李家林、徐正道、徐廷新、岳维新、屈尝清、侯国强等四十多人提供的。

二十世纪80年代,四川省文化厅、与各地市州文化局、文化馆的地方戏专家对全省灯戏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编辑出版了《四川灯戏》共收入389个灯戏剧本,其中,纯粹的苍溪灯戏剧本就占了267个,皆出自苍溪灯戏老艺人之口述和所献手抄本。

同期,四川省知深戏剧作家、原苍溪县文化馆专业戏剧工作者陈正鹏、魏育才、龙玉康、佘玉堃、冯成学、项成等于挖掘、推陈出新的《灵牌谜》、《郑板桥卖岗》、《赶隍会》、《送京娘》、《亲家母上轿》、《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借鸡》、《卖驴》、《燕子声声》等数十余个苍溪灯戏,参加全国或省级各类会演、多次获文化部、省文化厅颁发的各类奖项,并多次进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1、1、1等专场演出;1989年,苍溪县文化馆调查、收集,编印的《四川省灯戏音乐苍溪卷》获得省文化厅、民委、音协联合颁发的文艺科研一等奖。

依旧是二十世纪80年代,苍溪灯戏已作为一个地方戏种明文载入国家编篡出版的《中国戏曲志》、《中国艺术集成》和《中国戏剧通史》,并被中外各类戏剧、电影学院列为必讲授与研究的篇章。同期,苍溪灯戏演出再次从乡村走入城市,从草台走上舞台。苍溪灯戏在与川剧其他声腔争妍斗艳中被"拉"了过去,成为川剧的灯腔。

二十世纪90年代,新一代戏剧作者"郭安模"、陶嘉陵与邓玉树等挖掘、推陈出新的《山花》、《撞亲》、《抢财神》、《招女婿》、《回门》、《请长年》、《借亲配》、《竹篮记》、《李龙打店》、《李达打更》、《拔钉》、《假报喜》等10多个苍溪灯戏,参加全国或省级各类会演、大赛,亦多次获奖。

本世纪开初,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南充市与重庆市的梁平率先抢注"川北灯戏"、"梁山灯戏",并且,还组建了专门的"川北灯戏剧院","梁山灯戏剧院"以政府与民间财力共同作确保灯戏的传承。苍溪灯戏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子孙在他乡深受国家级保护,必将流芳百世。

至今,被誉为苍溪灯戏窝子的苍溪东北向的白驿、龙山南阳等20多个乡镇近300个村社几乎村村社社,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演唱苍溪灯戏,苍溪全县依然有30多个灯戏班子常年活动在川北至陕南一带,人数达600之多。

七、苍溪灯戏传承价值与现状

苍溪灯戏自诞生时起,发展到今天,1200余年来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自己琳琅满目的传统剧目,清新明快的音乐唱腔,活泼生动的表演形式,层出不穷的民间艺人和民间灯班。

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元1980年-1990年],苍溪灯戏在走向辉煌,并被川剧及其他声腔"拉"了过去的同时,则独立的地盘则被挤掉了一些。

目前,以苍溪灯戏发展起来的梁平县的"梁山灯戏"、南充市的"川北灯戏"已先后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且,还组建了专门的"灯戏剧院",以政府与民间财力作确保灯戏的传承,而做为"母本"的苍溪灯戏,至今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无名,就更不说组建专门的"苍溪灯戏剧院",以政府与民间财力作确保苍溪灯戏的传承,这是不是苍溪地方一种不重视苍溪灯戏的姿态呢?

同时,苍溪灯戏班子的演出人员老化,会唱灯戏的老艺人仅百余人,口传剧目大量流失。并且因不少苍溪灯戏班子的年轻人大胆起用扬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乐伴奏,乐手流失,不得不采用电声乐器加民乐来"凑合"。更有甚者,苍溪本地一些年轻人本就对传统的、民间的苍溪灯戏知之甚少,加之受流行文化、快餐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假借革新",把苍溪灯戏弄成了"四不象"的怪物,直接置苍溪灯戏于失传的险境。

苍溪灯戏亟待抢救和保护,每一个有良知的苍溪人都应当负有责任。




下一篇:东青牛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