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
渔鼓戏以沾化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无棣、阳信、惠民、滨城、博兴等县区,山东省东营市及河北省黄骅市等沿海一带,渔鼓戏也广为流布。沾化境内胡营村、双陈村、樊桥村、大蔡村、付家村、韩家村以及河北省黄骅市的冯家堡、赵家堡、岐口等村都曾有颇具规模的业余戏班。
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高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使其衍化为一个以板式变化体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其主要艺术特征:
一、唱腔音乐:
1、旋律旋法:在五声调式的框架内,其唱腔旋律以高亢、古朴、明快、跳荡见长,尤以五度、八度至十一度的旋法跳进促成唱腔的极度灵活变化,为其它剧种所少见。
2、句式结构:以主要板腔[三句一扣]为标志,这种俗称“三条腿”的句式结构,打破了一般唱词音乐的对称规律,明显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上下句式及起承转合式的规整结构。加之结合当地船号形成的“一人唱众人合、领合呼应”和“帮、打、唱”三位一体的演唱形式,以及弱拍反强、强拍反弱的锣经,形成了跌宕起伏、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这在戏曲剧种中极为独特。
二、表演形式:渔鼓戏以武当派的”福寿长拳南宫靠”之一脉——孙家拳为基础,吸收其他剧种的表演程式,构成了“硬功为实、花架为辅”亦功亦舞的套路,全然有别于其他剧种。
渔鼓戏的重要价值:
1、渔鼓戏的板式和演唱形式独树一帜,对研究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的嬗变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2、渔鼓戏“三句一番”、“引腔、腹腔、锁腔”唱词句式结构,与当地民歌如出一辙,加之平起仄落的韵脚别具一格,对探索渔鼓戏古老文化内涵、研究戏剧文学、民间文学及其文学价值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3、渔鼓戏的唱腔、表演、伴唱、锣经非常独特,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也为其他剧种丰富演唱和表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渔鼓戏遗存着道教文化、异地(山西、河北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历史血脉,对研究多种文化的融合具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历史价值;
5、渔鼓戏剧目始终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抢救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建立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渔鼓戏作为绵延近三百年的稀有剧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改革开放后社会急速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普及,渔鼓戏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目前,绝大部分渔鼓戏艺人已经亡故,既是幸存者也大多年逾古稀,渔鼓戏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为抢救、挖掘、整理、保护这一古老剧种,滨州市戏曲音乐专家王永昌自1983年开始曾先后四次到胡营村、付家村采访渔鼓戏老艺人,积累了大量原始唱腔及口述笔记等可贵资料,为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一稀有剧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文体局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滨州市有关专家深入胡营村,将仅存的四位老艺人所能记忆的《二度》《高老庄》《出家》等多个剧目整理完毕,并发现了当年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乐器和道观旧址。
为将渔鼓戏进一步继承、创新和发展,沾化县成立了中国·沾化渔鼓戏剧团,复排了部分传统戏,还创作排演了新戏应邀晋京演出并获成功。2006年底,沾化渔鼓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