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北京评书

北京评书”是讲究与现场观众互动的表演艺术,然而,曾几何起,随着书馆的消失,“北京评书”也逐渐失去了其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环境。其传承人连丽如为此心急如焚,却几开书馆终不成。宣武区政府了解情况后,决定将新建成的文化馆多功能厅无偿提供给连丽如开“宣南书馆”,从此,评书爱好者奔走相告,越聚越多······

2月21日下午1点,宣武区文化馆多功能厅里人声鼎沸,像是一群老朋友在举办一场聚会,大家互相熟稔地问着好,彼此招呼着落座、看茶,其间有老有少。人群中,一位言谈爽朗的老太太显然是这场“聚会”的中心人物。

“这就是连丽如连先生。”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向记者介绍,“我们都是连先生的‘粉丝’,自从前年宣南书馆开张,大家就慢慢地聚拢了起来,能有这么个地儿听评书,太难得了,我和媳妇儿雷打不动,每周都来听。”这里的听众大多是连派评书的铁杆“粉丝”,听的次数多了,彼此也就成了熟人,大家每周六下午1点多就聚在宣武区文化馆的多功能厅里,互相交流交流心得,甚至切磋切磋技艺,不亦乐乎,这每周3小时的评书时间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有甚者,“粉丝”变成了徒弟,师承连丽如先生开始登台说评书。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评书这门古老的口头表演艺术,离老百姓的生活渐行渐远,特别是在娱乐方式极大丰富的今天,曲艺说书这种传统娱乐模式越来越少了。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年轻人从来没有看过一次真正的评书,有限的一点了解,全是来自于从电视、广播等媒体,而评书的妙处却在于说书者和观众的现场交流,绝非看电视和听广播能够体会到的。

评书如何传承发展?连派评书的惟一继承人、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之女连丽如先生很着急。1993年以来,连丽如多次远赴他乡,将评书艺术带到了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反响热烈。连丽如心想,我们祖国文化中这么好的东西,连外国人都那么喜欢,不能让它绝了,无论如何,得让它传承下去。

但现实是严峻的,当年连丽如所在的北京宣武说唱团是全国最大的长书团,现如今,全团的56位艺术家中,还在说评书的仅剩连丽如一人了,而连丽如也已近古稀之年。虽然连丽如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十几部长篇评书,播出后反响热烈,可她深知,如果评书失去了现场,那么其艺术魅力将会大打折扣,很难得到忠实听众的支持。“把评书说好,最重要的就是你把握观众的本领,得让大家一个个直眉瞪眼地盯着你,完全进入到情境中来,跟着你笑,跟着你悲,能现场调动起观众情绪的人才能讲好评书。”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现场的舞台,那么评书就无法传承下去,有心学习评书的后辈根本没有学习的环境和实战的场地。于是,开书馆,成了连丽如心头最大的念想。由于各种原因,几次开设书馆的经历都以失败告终,连丽如只好单枪匹马打游击战。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宣武区文化新馆的建成使用。在得知“北京评书”传承的现状和困难后,区里决定将宣武区文化新馆的多功能厅提供给连丽如开办“宣南书馆”,并免收一切房租水电费用。同时,工商、税务等部门都给予了“宣南书馆”很大的支持。

2007年9月15日,位于开阳桥畔的宣武区文化馆新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当天,宣南书馆开张,连丽如率几名徒弟进行首场演出,大获成功。从此,听众们奔走相告,大家纷纷前来一睹北京评书的风采,而这一来,就再也走不了了。“传承人的努力十分重要,政府的保护工作更重要,我要感谢宣武区为保护‘北京评书’做出的努力。”这是连丽如对记者讲的第一句话。

开书馆是手段,让更多的人喜爱评书才是最终目的。可喜的是,来宣南书馆听评书的大多是年轻人。跟记者聊天的小伙子是一名银行职员,他的妻子就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书馆的工作人员郑欣先生介绍,“这个设座260位的厅里,最多时可卖出300余张票,许多听众宁愿站着也要来听。听众以年轻人为主,大约占到了90%。”

“吸引听众来,靠的是宣传,而留下听众,靠的是评书的魅力和我们评书艺术家的功力!”神采奕奕的连丽如底气十足地说。看着现场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瞧着连丽如意气风发的精神头儿,还有宣武文化馆同志们不计回报的服务,记者感到,评书这棵传统艺术的大树发了新芽,不久的将来,它便会重新枝繁叶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四明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