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埇桥区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符离集烧鸡起源于汉代。1994年,在徐州狮子山西麓发掘出汉代楚王刘戊墓,该墓中有保存基本完好的鸡骨,并有“符离丞印”的封记,因此,被考古专家鉴定推断为“符离贡鸡”。1757年,乾隆皇帝二次南巡途经符离,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因此可以推断符离集烧鸡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由于符离位于南北要道,汉代以来,在此发生过上百次战乱和杀戮,人民流离失所,烧鸡工艺只能时断时续。符离烧鸡是以符离产麻鸡为鸡源,属特有的品种形成的特有的风味。1910年,山东人管在洲逃难落户符离,他利用德州扒鸡的制作技术,配以符离麻鸡为原料,形成了“管家红曲鸡”。1915年,河南人魏广明制作成新一代“红曲鸡”,因造型美观、色香俱佳而名噪一时。1917年,符离人韩景玉集管、魏两家卤鸡之特长,并在名中医吕茂林指点下,经多年实践,创造出色、香、味、型俱佳的烧鸡,取名为“韩家烧鸡”,经过旅客的品尝宣传,从而形成了今天名扬四海的“符离集烧鸡”。改革开放以来,符离烧鸡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70年代年产几十万只,到90年代便发展到年产500多万只。进入新世纪,形成了刘0、徽香源、中华等一批现代化烧鸡生产企业,年加工量更是达到了2000多万只,产品销往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以及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并成为埇桥区食品业全国最响的品牌。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下一篇:怀远端公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