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簧于20世纪30年代由上海浦东传入海宁。当时,丁桥有许多青年人去上海浦东学做生意,他们回乡后都喜欢唱沪摊,并在丁桥打唱班客串赶场子,受到当地民众欢迎,此后打唱班艺人纷纷学沪摊。摊簧所唱剧目,主要有京剧和昆曲故事。20世纪40代初,开始在演唱正本戏的中间插科“说新闻”,许多有造诣的艺人还创作了大量的“说新闻”小品。这些节目短小精悍,加上方言说唱和自编自演的节目内容,演出效果很好,深受群众的喜爱。于是邻近乡镇同行纷纷效仿,进而逐渐形成海宁流派,俗称“海宁摊簧”。
海宁摊簧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短小精悍,演唱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其表演者穿随身衣衫,坐着演唱,以独唱为主,演唱内容主要是叙述故事、塑造人物,间或穿插数板或念白,使演唱环环紧扣。也有领唱加合唱的,合唱为虚词或衬词,以增加演唱气氛。海宁摊簧用方言俚语说唱,有乐队伴奏,一般乐队演奏员兼演唱者角色,是一种自拉自唱的曲艺表演样式。海宁摊簧的传统曲牌有“东乡调”、“赏宫花”,传统曲目有《玉蜻蜓》、《小尼姑下山》、《西厢记》、《卖草藤》等。
海宁摊簧常在农家婚礼、寿庆、建房、养蚕、生育等仪式以及传统节日、庙会等民俗活动中演出。这些仪式和活动往往邀请戏班、打唱班、道教社团、皮影戏和骚子书演唱,海宁摊簧在演出正本戏的同时,随着主事穿插演唱,有凑热闹、调节气氛的功能。
海宁摊簧作为传统曲艺,吸取并改进了上海的沪摊,在海宁的丁桥、庆云一带广为流传。目前,在丁桥镇的打唱班或道教团队的演唱中,仍穿插演唱海宁摊簧,并在演唱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摊簧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信息来源:嘉兴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