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梓潼县

青岭狮灯

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岭狮灯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岭狮灯在梓潼县青岭村一带(仇家坝),许多仇氏族人都能表演。起源时间不详,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是梓潼文昌镇老百姓的自娱性舞蹈。也是本县流传最广的民间文艺活动。特别1923年经智光法师改进后,一直是本县大型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节目内容,年年春节都有青岭狮灯舞活跃在城镇和乡村。受年龄、经费等因素制约和影响,青岭狮灯的表演机会和水平一年不如一年。但现在成立了青岭狮灯协会。青岭狮灯协会会长仇龙祥还经常到宏仁、观义、定远、黎雅等地教授青岭狮灯表演。

民间狮子舞活动,有驱邪镇妖和吉祥之意,为群众喜闻乐见。居民、村民皆喜欢将狮子接到门口玩耍,都很虔诚地放鞭炮,将狮子迎进来,讨个吉利,驱邪免灾,来年吉祥如意!本县的青岭狮子舞分文耍和武耍两大类:文耍表现狮子讳谐动作,如《笑和尚耍狮子》等;武耍则通过人和狮子搏斗,表现狮子的勇猛性格。“狮灯”以表演、杂耍和几种动作混合而成,是富有表演艺术乐趣的活动,不属纯狮舞。笑和尚、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和狮子分别和合作表演。演出程序有“滚地”,“平台”,“高台”。“滚地”指在平地上表演。“平台”指在一张大方桌上表演。“高台”是指在三至七张大方桌相叠而成(二至六张脚朝下相叠,最上面一张方桌脚朝天),由笑和尚带着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和狮子分别上下表演。

青岭狮灯,由狮子、笑和尚、沙僧、孙悟空和猪八戒组成。正式演出时再增加牌灯两盏和一个负责散片子的人(联系演出事宜)。青岭狮灯过去只有狮子和笑和尚。1923年,老和尚智光法师(海灯法师的老师),从印度缅甸等国游学归国来。因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得到启发,认为狮灯源出于唐僧去西天取经的传说(实际上和智光法师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唐僧师徒取经途中被狮魔所阻,后借助文殊菩萨的坐骑吼狮降伏了妖魔。由于文殊菩萨的吼狮能够驱魔避邪,民间就做了纸扎的吼狮,每年春节耍一次,以示来年万事如意。也有人认为笑和尚就是唐僧的形象,而狮子就是小白龙马的形象。因此,悟空、猪八戒、沙僧在狮灯中必不可少。智光法师还亲自指导艺人们根据国外寺院门口的石狮模样,将原来的狮头改做成了印度五彩狮子,改造后的狮子神态生动,色彩绚丽,舞蹈也重新进行了编排,青岭狮灯为此大进一步,成为梓潼狮灯最具表演特色的一派。

智光法师教习狮灯一共收了4个徒弟,现唯一的传人仇龙祥,1958年生,现年47岁,青岭三社人。现在的青岭狮灯队全部为仇氏族人组成。最早制作狮子的是仇龙祥的父亲仇立才,也是智光法师的亲兄弟。

青岭狮灯每年腊月30开灯,耍到正月十八结束。狮灯班有会首,由当地乐于助人,有狮灯全套表演技能,能服众望的族人担任(现青岭狮灯协会会长为仇龙祥)。腊月二十八请耍灯人团年,三十夜到附近寺院敬神。笑和尚在神位前0头,此时悟空、猪八戒、沙僧立于殿门两侧,笑和尚牵狮子胡须从神位右边到左边,绕屋一周出来,敬神完毕。初一开始给各家各户拜年。拜年表演程序完毕后,还要在主家院坝表演。笑和尚引逗狮子,狮子时而腾跃,时而轻松地跑圆场,还能表现喜悦、狂怒、亲昵等各种情绪,主要动作还有0尾、搔痒、打滚、立掌和抖毛。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手执金箍棒和钉耙等表演降魔、戏狮和互相逗耍。狮舞活泼威武,笑和尚三人表演诙谐、滑箸,使人顿觉妙趣横生。有的人家还设阵要狮灯去破(传说中吼狮破了108阵才降伏妖魔)。其中分文阵和武阵两种,文阵有72种,武阵有36种,武阵又分天阵和地阵两种。文阵需要舞狮人的智力,武阵需要考验舞狮人的勇气和技巧,武阵中的天阵基本上就是杂技表演。比如:“过独木桥”、“踩跷跷板”、“高空叠罗汉”等。到了正月十八,就是当地送神的日子,这一天收灯,从寺院里将木雕神像抬出沿村走一转,神像走到哪里,狮灯就跟到哪里,这种仪式也叫扫荡。此收灯仪式完了将狮头悬挂在寺院或会首的家堂屋的中梁上,来年再耍。

狮灯用打击乐伴奏,主要乐器为:鼓、大钹、大锣、马锣组成,有时也会加进唢呐。演奏的锣鼓曲牌非常丰富,有《金银豆》、《凤展翅》、《剪刀架》、《倒卷帘》、《二十四》、《正三叠》、《反三叠》、《三三叠》、《天下雨》、《三环子》、《闹山虎》、《八仙会》、《弹棉花》等。

狮灯队人员有十多人组成:狮头2人,狮尾2人,笑和尚1人,孙悟空1人,猪八戒1人,沙僧1人,打鼓1人,大钹1人,大锣1人,马锣1人,牌灯2人,散片子1人。有时还有候补人员多人。

狮灯的道具:笑和尚面具一个,狮头,狮皮两套,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面具各一个,金箍棒一根,钉耙一个,拂尘一个,喜条一副。

信息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龙舞(石牛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