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苓膏配制技艺源于秦末汉初,制作出来的龟苓膏最初为宫中御品,现在是市民用以清热解毒的“药食同源”食物。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将自养龟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茯苓、生地、凉粉草、罗汉果、灵芝、田七、金银花、菊花等多种中草药,使用传统风选机、春碓、研钵、铡药刀、过滤装置、蒸煮炉等工具,经20余道工序加工制成龟苓膏的一种传统技艺。
梧州龟苓膏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龟苓膏含有动物胶、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和钙、磷、钠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能调节血脂和血糖,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中医药食材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备受人们喜爱,并且畅销国内外。
古籍记载,梧州龟苓膏最早出现于秦末汉初。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孟获叛乱时,因将士初到南方,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当地人献上妙方,以本地特产乌龟、土茯苓等药材熬汤饮用,使大部分将士得以痊愈。此后-一直到清末,梧州龟苓膏皆为宫廷御品及各国领事、传教士崇尚的保健食品。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龟苓膏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传统配方的龟苓膏以乌龟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配以黑凉粉、甘草、金银花、蒲公英、罗汉果、槐花、栀子、白芷等中药材,采用提取、滤浆、勾兑、炖煮、冷却等传统技艺精制而成。作为防治湿热等疾病的固定配方和独特的制作方式,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地理人文、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
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申报的龟苓膏配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