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岑巩县

古思州“屯锣”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思州“屯锣”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屯锣”是古思州治地岑巩广大农村地区最为盛行的一种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岑巩历史悠久,是贵州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贵州东部,东邻玉屏侗族自治县,南接镇远县,西抵石阡县,北与江口县铜仁市接壤,唐、宋至清末,均称为思州。曾经是思州安抚司、宣慰司和思州府治所。元代思州安抚司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共68处,辖地包括今铜仁地区全部、黔东南大部及川东、湘西一部、直至广西边境,明清思州府虽然辖地已大为缩小,但仍包括今岑巩、玉屏全部,镇远的清溪,铜仁的漾头、万山以及三穗、天柱一部分。今岑巩境内的水尾、天星、羊桥、天马、大有等乡镇的农村,大多数自然村寨都流传有“屯锣”活动,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而集中“屯锣”较为集中的主要地点为羊桥土家族乡和水尾镇的大树林村。

“屯锣”,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宋代。20世纪七十年代,在岑巩县思阳镇桐木村白崖悬棺葬地曾出土一面1000余年的铜锣,在大有乡汤江溪村也曾出土了一面距今800多年的类似遵义型的铜鼓。唐宋时期,- 张骛《朝野佥载》就有“五溪蛮”,击鼓唱歌习俗的记载。宋人朱辅《溪蛮丛笑》说,“溪五之蛮”有苗、瑶、侗、仡佬,沅江流域是他们的故土,风俗习气大抵相同。生活在“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不仅使用铜鼓,也使用铜锣”。“屯锣”这个名称,在当地群众中,习惯意会是“打锣比赛”的意思。在比较高而险要的关隘上,建造有许多“屯”,作为抵御外来侵扰的堡垒,“屯锣”据传就是岑巩苗、侗、土家族的土语,也即是“屯上打锣”的缩略语。

开展“屯锣”比赛治动,基本上是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组队。每一支队伍,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体,老年人担任指导,少年儿童跟着见习,参加的人员不受限制。参赛的队伍少则十至二十人,多则数十人、数百人。

“屯锣”赛有两种形式:一是邀约邻寨进行比赛。礼尚往来,年年如此,既操练了屯锣技艺,又增强了团结和友谊;另一种比赛是在主要的集中地点——水尾镇大树林进行。每年春节,水尾镇的坪冲、张家湾、马家寨、天星乡的官庄、孔塘、帝城、羊桥乡的杨柳、白果坳、天马镇的苗落、大有乡的茂隆、木召等地的队伍都会前来参加“屯锣”赛。参赛的每支队伍都有铜锣、班锣、钹、鼓、军号、长号等多种乐器。比赛前首先要打一场“和睦锣鼓”(即前奏曲)。所有队伍的锣、钹、鼓齐声敲响,军号、长号、锁呐齐鸣,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睦锣鼓结束后,就由各领队抽签,然后按抽的序号进行淘汰赛。通常是双号对双号,单号对单号。比赛的锣鼓和曲牌有“帮帮齐”、“鸡拍翅”等。比赛时以锣、鼓、钹、号的音律整齐、响亮、节奏强,配合默契、时间持久者为胜。

古思州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屯锣”活动中创作了近百种锣鼓曲拍(俗称锣鼓点子),有的已制作成曲谱。他们模仿天上飞鸟、地上走兽、水中游鱼和家禽家畜的形态、声音和动作,打出了许多生动多样的锣鼓花样。如《鸡啄米》、《母鸡下蛋》、《鸡拍翅》、《牛擦痒》、《岩鹰展翅》、《八八洗澡》、《青蛙跳水》、《喜鹊做窝》、《阳雀催春》、《老虎下山》、《山羊翻坳》、《野猪滚函》、《鲤鱼板子》、《马蜂过坳》、《猴子爬树》等。锣声音质浑厚,清脆宏亮,悠扬,音域开阔、悠远,扣人心弦。

思州屯锣是岑巩历史上思州时期“五溪蛮”用于祭祀,- ,娱乐时的打击乐,后发展为群众的演奏比赛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传承性,是各族人民春节期间相互交往、交流情感,欢度佳节、庆贺丰收的盛大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思州“屯锣”是生活在古思州土地上的苗、侗、土家等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活动、寓含了他们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通过“屯锣”这一特殊的竟技活动,提高了参与者的自身素质和集体观念,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进步。其以大量的曲牌,古老的多种乐器形成独特的打击交响乐,传承和创新了中华的古老文明。

岑巩县的“屯锣”在各自然村寨都有各自的传承曲拍,大都由父辈口头传承,现羊桥乡白杨坳表演队,传承曲目有《阳雀催春》、《赖龙过江》、《鸡拍翅》等;羊桥乡杨柳村表演队,传承曲目有《牛擦痒》、《哑子锣》、《鸡拍翅》、《懒龙过江》等;羊桥乡两河村亚阳表演队,传承曲目有《一二三》、《懒龙戏水》、《鸡啄米》等;羊桥泡湾村表演队,传承曲目有《一枝花》、《鸡下蛋》、《八八洗澡》、《幺老三》等。

“屯锣”是古思州治地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娱乐艺术表现形式,因仅靠记忆传承,其易于流失,近百种富有艺术特性的曲拍散失民间,目前能够收集到的只有十几种曲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冲淡了这种“屯锣”传统文化活动。加之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屯锣”活动逐年减少,许多曲拍因找不到传承人而名存实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苗族弄嘎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