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浦东新区

海派绒绣

海派绒绣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派绒绣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绒绣,又称彩帷绒绣,亦名绒线绣、毛线绣、点子绣、斜针绣,起源流行于欧洲,由于当时多用德国美利奴羊的羊毛制成绒线进行绣制,因此也称为“柏林绒绣”。

海派绒绣是在西方毛线绣花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技法发展而成的艺术门类。由于绒线本身具有纤维的毛绒感没有反光,绣品有着粗犷浑厚的庄重质感。细部的刻画是制作绒绣像的关键,也是难度最大之处,绒绣工艺强调层次细部,色彩丰富而多变,层次清晰而逼真,染色达1700多种之多,所以作品表现丰富,对比度强。在表现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样式时,忠于原稿又胜于原稿,再创造的物象更富于立体感,形成远看和四面观看效果俱佳的复色艺术效果,体现出中西合璧和谐的上海绒绣特色。

1840年鸦片战争后,当时徐家汇天主教的修女在农村传授绒绣等西方技艺,绒绣由此传入上海。

早期花样图案的绒绣仅作为日用工艺品的装饰面料。1943年上海绒绣艺术家刘佩珍,尝试第一幅人像绒绣《高尔基》,首开中国绒绣艺术品创作人物肖像之先河。这标志着绒绣日用工艺品和艺术欣赏品开始分流,进入了创新时期。1949年9月刘佩珍绣《毛主席像》献给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1949年12月刘佩珍(五姐妹)绣《斯大林像》为斯大林70寿诞献礼,从此我国的绒绣艺术品不断地走出国门。

六十年代绒绣艺术欣赏品根据图稿自行染色及制作工艺有了较大突破,探索和实践了多人合作的大型作品,是绒绣艺术品成熟期。

七十年代初,上海绒绣借鉴中国传统手绣工艺,用粗、细网眼布镶嵌绣法绣制的日本名画“煌”和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获得成功,这种新工艺的首创成功,为绒绣技艺又增添了新的特色。

八十年代,上海绒绣工艺创造半针绣和多针绣的混合绣法,《上海豫园》即是成功运用混合绣法的代表作。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上海绒绣艺术欣赏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形、神、色、光、工等诸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九十年代后,绒绣艺术品开始趋向于大型化与建筑装饰融合,重大作品有:1991年绣制外交部国礼《毛泽东周恩来会见尼克松》、199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毛主席与各族人民在一起》、1997年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夜景》、外交部国礼《邓小平会见布什》、1998年《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风采》10余幅、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小厅)《上海外滩夜景》、1999年-八一大楼《革命圣地井冈山》、2000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大厅)《浦江两岸尽朝晖》、2001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厅《万里长江图》、200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澳门厅《中西荟萃•澳门之夜》、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长城》、200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山城夜景》、2005年陈云纪念馆《陈云像》、2006年河南黄河迎宾馆《嵩岳秋色》(绣制面积达106㎡创绒绣史之最)。




下一篇:廊下打莲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