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老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横山老腰鼓倾注着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尽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现在,衡山老腰鼓也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横山老腰鼓在横山流传颇广,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它产生的具体年代,至今未见史籍详细记载,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其一,基于横山地处陕西北部边缘,与鄂尔多斯部的乌审旗相连,自古就是兵家逐鹿的地方。相传最早戍守长城的军士,身戴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一传十,十传百,以此传递消息。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作战斗志。鼓是战场上指挥将士前进冲锋的号令。锣是收军的号令。打了胜仗,将士们夜间燃着熊熊篝火,鸣锣击鼓,狂欢起舞,庆祝胜利。走的场子“大滑四门”“黑驴滚昼”“转九曲”“十二莲灯”等便是战时的阵图。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的应用逐渐由战事扩展到汉族民间娱乐之中,长久演变下来,便形成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带有军旅战阵色彩的腰鼓艺术。
也有传说,古时牧羊人,为了调整自己孤寂单调的放牧生活,用一截树根挖成空洞,两头绷上死羊皮,制成鼓,敲而训羊,兼作娱乐。后来加上即兴表演动作,再同吹打乐配合,就发展为淳朴奔放、自由洒脱、富有山野风格的腰鼓艺术。
还有人传说,腰鼓是从祈神的迷信活动中逐渐由祭祀舞蹈发展而来的。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遇庙会,用打腰鼓的方式娱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模仿战鼓形式,把它挂于腰间,加进去形似蒙古人“跳鬼”的动作和自己兴高采烈时的表演,形成一种带迷信色彩的腰鼓形式。
横山老腰鼓影响很大,流传久远。清光绪年间就有横山老腰鼓艺人曾往延安、安塞的真武洞、西河口传艺,民国十七年,横山逃往延安、安塞等地的饥民把横山腰鼓传到那里。因此,安塞腰鼓是横山老腰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流派。由此可见,腰鼓艺术产生于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完整而富有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它根植于劳动群众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横山老腰鼓有2人、4人、8人对打。其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晰,打法交替穿插。与吹打乐配合,生活活跃,看了使人振奋,给人以力量。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横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遇节必舞。
横山老腰鼓分文、武两种。“文腰鼓”俗称“老人腰鼓”,一般由老人和孩子组成,三个老人配一个孩子,意味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动作表演又称“下三路”“即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表演显的稳沉平缓,风趣诙谐。“武腰豉”俗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均由小伙子表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速多度,舞姿强健有力,“快而不断,犯而不乱”。动作为“转身击鼓踢腿打,跑跳腾空接跪打,蹦有力跨步打,翻个斤斗蹲步打。”
横山老腰鼓的传统表现形式有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四种。
横山老腰鼓的角色主要有:伞头、挎鼓子、腊花和各色杂丑,其所用道具分别有晃子、虎铮、旋子、小钗、腰鼓等。其衣装打扮上下分五色,暗含阴阳五行,所走的场子,为八卦图案。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
横山老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无论从服装、道具、扮相、舞蹈动律等都极具特点,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综合的活化石,且始终保持着原生态腰鼓技法,为人们了解、研究其形式提供大量极为丰富的材料。它流传于民间,根植于民间,紧紧依附在汉族民俗祭祀活动中,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横山老腰鼓是劳动人民特有的调剂精神生活表达精神情感的舞蹈之一,充分显示出陕北人既慓悍威武又憨厚朴实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