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涪江流域(绵阳至重庆合川)木船航运时代,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行进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
随着行船水情的变化,船工们会吟唱不同的号子,许多号子往往是船工在航行中触景生情而即兴创作的。他们就像行走在涪江的行吟诗人,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着号子词。“涪江号子”大致可分渣渣号子、滩坪号子、交架号子、拖浅号子四种。渣渣号子:又称投水号子,指启动船只时的张纤活动;滩坪号子:即风平浪静时的平水号子,节奏轻快、悠然,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交架号子:在最为危险,最需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的时候所用;拖浅号子:船搁滩时的号子。四种号子中,尤以交架号子、拖浅号子最为高亢、激昂,力度和节奏感极强。
1957年后,改革运输工具,炸暗礁、平滩涂,小“火轮”代替了大木船,“涪江号子”逐步结束了它作为冲流闯滩号令的作用,于80年代中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会唱“涪江号子”的人越来越少,年龄最小的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它正以历史最快的速度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涪江号子”高度濒危。
历史价值:“涪江号子”词一般是船工们将各地风情、古迹传说、神话故事、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一是描述涪江两的诙谐情趣。
艺术价值:“涪江号子”是涪江沿岸船工们拉纤、摇橹、推桡时唱的歌谣,它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劳动歌谣形式。“涪江号子”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号子词。一首“涪江号子”不仅是一首韵味无穷、美妙无比的诗,而且是一首雄壮威武、气势磅礴的交响曲,音乐化了的涪江号子……那种石破天惊般的高亢激昂,让人荡气回肠,它使血液像江河一样奔腾,塑造着一种“人定胜天”的特殊艺术形象。
岸的风土民情,古迹物产。二是反映船工们战滩斗险的劳动风貌及凄苦悲惨的时代命运。三是表达船工夫妻真挚的情爱及调侃异性作为一种民歌,“涪江号子”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表现形态主要是在行船途中战滩斗险时演唱,一般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合。他们在演唱过程中,由于船工劳动强度有大小之分,水流速度有快慢之别,故“涪江号子”也有“舒缓与激越、轻盈抒情与粗壮沉着”的区别。就一般而言,“劳动强度不大、动作舒缓的号子,其领唱的曲调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比较紧张的动作,其号子则高昂激越;比较沉重的劳动,其号子则粗壮沉着”。“涪江号子”词一般是号子工们将各地风情、古迹传说、神话故事、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从其内容主要有:
一是描述涪江两岸的风土民情,古迹物产。这种号子往往把这些内容编成打油诗或顺口溜的形式来喊唱。如“手提搭板跑江湖,哪州哪县我不熟”这种号子,既能帮助人们熟悉运输路线,增强记忆;又能宣传各地物产,起到广告的作用。
二是反映船工们战滩斗险的劳动风貌及凄苦悲惨的命运。如当船工看到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想到自己干活一辈子还孑然一身时,他们唱道:“挣了一滩又一滩,转弯就是马跃崖。马跃崖里好气派,吹吹打打闹翻天。轿儿抬的是新娘,滑竿坐的舅老倌。老子还是单身汉,无儿无女好心酸……”。
三是表达船工夫妻真挚的情爱及调侃异性的诙谐。如:“今天出门好灵光,看到幺妹洗衣裳。手中拿根棰衣棒,活像一个孙二娘。打得鱼儿满河跑,打得虾子钻裤裆。唯独对我0笑,惹得哥哥我心发慌”。
从形式上,“涪江号子”大致可分渣渣号子、滩坪号子、交架号子、拖浅号子四种。渣渣号子:又名投水号子,指启动船只时把船拉活动,开始启程了;滩坪号子:即风平浪静时的号子,节奏轻快、悠然,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交架号子:在最为危险,最需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的时候所用;拖浅号子:船搁浅时的号子。四种号子中,尤以交架号子、拖浅号子最为高亢、激昂,力度和节奏感极强。
船工们在繁忙的劳动中用独特的民歌形式——“涪江号子”宣传两岸的风情,表达自己的壮志,诉说劳动的艰辛,倾诉了他们的爱情。“涪江号子”带领我们步入了船工们豪放而细腻的心灵。
信息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