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克孜勒苏 > 阿合奇县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猎鹰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驯鹰和捕猎需要极大耐心和精力,现在已经没有人愿学了。鹰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但它费时费工,驯出的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鹰驯养。难度虽大,但一旦驯化,威力加倍。”自家驯养的上百只猎鹰。每当冬季出猎,柯尔克孜族驯鹰手身跨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奔驰于山林草原之间,必会有所收获。

柯尔克孜族人与鹰,有着亲密的关系。千百年来,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猎鹰之乡”。在没有0的岁月里,人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过去,一只鹰的价格比一个柯尔克孜族姑娘的嫁妆还要高。养鹰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办一个驯鹰许可证要500元不说,这家伙每顿能吃两公斤肉,还得是新鲜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明令禁止驯鹰。两年后,因为了解到驯鹰术是柯尔克孜族人千百年来的特有民俗,需要保护和传承,禁鹰令才解除了。柯尔克孜人与鹰恪守着一个约定:他们从不把这珍贵的猛禽连窝端,总是悄悄拿走那只最心仪的幼鹰回家驯养。

一个出色的驯鹰人需要具备三种品质:爱好、稳重、力气。三者缺一不可。

自古至今,猎鹰都是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家庭一员,在鹰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他们更是为家里的猎鹰登记了“户口”。

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是中国文化部命名的“猎鹰之乡”,全乡400多户牧民,几乎都会驯鹰捕猎,牧民们希望继续驯养猎鹰,但又不想触犯法律。

新疆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驯鹰老艺人,“打鹰”、“熬鹰”、“驯鹰”、“放鹰”、“玩鹰”、“猎鹰0”等诸多知识,深入猎鹰第一乡专心研究过程历时七载。阿合奇县是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方,柯尔克孜族占近百分之八十。由于这里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始的猎鹰驯养方式,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的“猎鹰之乡”,当地柯尔克孜族也被誉为“鹰王”。

猎鹰之乡的由来

1991年英国驯鹰专家安德鲁在来到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考察驯鹰技艺时说,世界上,猎鹰的故乡在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而苏木塔什乡的400多户牧民,家家养鹰驯鹰捕猎,是名副其实的驯鹰的故乡。每到冬季,苏木塔什乡云集着数百只驯鹰,举行长达数日的猎鹰捕猎比赛,那妙趣横生和令人惊心动魂的场面,胜过到西班牙看斗牛。




下一篇:塔吉克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