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宁国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国市株木店陶瓷厂1958年恢复重建。株木店陶瓷厂位于港口镇凉亭村,距市区10公里。株木店生产陶瓷历史悠久,《宁国县志》记载:“株木店陶土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是历史上传统陶器生产地。”1958年在场内挖掘出土古窑址(龙窑)30多座,清理出土清康熙十四年(1675)制大花缸一只和大量陶器碎片(1997年《宁国县志》)。宁国龙窑大器主要以粘土原料制成泥,捶坯、拤把成型,上釉,然后装入龙窑烧制而成。龙窑,在江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冯先铭《中国陶瓷》)。从《宁国市方塘龙窑窑址发掘报告》可知,最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宁国龙窑依山而建,长20—60米不等,以似龙斜卧小山坡而得名。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松枝、杂柴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宁国烧造大器缸、坛、花钵、瓮和小型陶器盆、钵、壶、罐、坛、炉等产品。明清以来,株木店以龙窑烧造陶瓷大器一直未中断。宁国经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后,遭到灭顶之灾,陶瓷业也不例外。直到民国初期,陶产品有仿景德镇磁鼓、花缸、花钵及小品香炉、痰盂、手炉等。《宁国县志》(1936年)曰:“宁邑北株木店,向产紫泥,可制缸、罐、坛、瓦罐等,行销内河各埠”,产品有“大花缸、有花纹,小花缸,绿色鼓凳,花钵、各种新式,痰盂,手火炉,香炉,缸,坛,罐,茶壶,三星陈设品,禽兽形玩具。”民国宁国县政府力图振兴制陶业,在县营民生工厂內设“陶瓷改良部”,银行贷款20余万元,扶持陶瓷生产。终因销售不畅,至解放前夕,制陶业而衰败。解放后,株木店“大货窑”(烧造大器)、“小货窑”陶业工人合并成立两个合作社,1958年合并转为国营宁国县陶瓷厂。主要生产日用陶、紫砂工艺陶和园林建筑陶三大系列品种,销往省内外各地。生产日用陶中的节煤炉,获全省民用煤炉评比第一名,安徽省轻工业优秀产品一等奖及国家农牧渔业部优秀产品二等奖。选送6只大型紫砂花盆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一些样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相继收藏。1981年宁国陶瓷产品在广交会上参展,有1046件产品被外商选中,出口到美国、西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1998年美籍华人李先生主动上门订购宁国陶瓷大缸和大盆(一个集装箱),古朴的港口陶瓷大器成了外商眼中的“宝贝疙瘩”。株木店陶瓷工业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几度兴衰。90年代后期,因国营企业体制改革、陶瓷产品市场疲软等因素,陶瓷业一度走向冷寂和衰落。近几年来,随着宁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强生命力的株木店陶业,在工业重镇港口形成老一定规模。同时带动株木店、凉亭、灰山一带的陶瓷业发展,港口镇陶瓷厂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一座座“龙窑”热闹非凡,一栋栋厂房鳞次栉比,一车车集装箱络绎不绝。2012年陶瓷产业创收2亿多元。古老的陶瓷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为发展历史名窑创出一条新路,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并以全方位的手段将宁国大器传统烧造工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下一篇:后山剪刀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