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神池

踢鼓子秧歌

流传于晋西北神池县境内的踢鼓子秧歌也叫土摊子秧歌,她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的、小型的农村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所喜闻乐见,有较强的生命力。

其来历目前有四种说法。

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阮氏兄弟觉察到当时朝廷腐败,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利用完,英雄们就会无事可做,无饭可吃,前途依然暗淡,于是拒不受诏。由此朝廷内部和地方政府便对阮氏兄弟心存余悸,恐其日后东山再起,决定将阮家抓拿并满门抄斩,以除后患。阮氏兄弟闻讯后决定全家出走,但是如何能躲开朝廷的耳目,逃出官府的追杀,便成了首要的问题。面对一家老小阮氏兄弟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阮小七想出这么一条办法:全家人乔装改扮,中青年男性扮头对鼓二对鼓,年轻女性扮拉花者,老弱病残紧跟于后成后八角,其他中壮年男子扮做敲锣打鼓的即鼓道,稍事训练后即行逃走。据说活阎罗阮小七本人为络旄者,统领全队并负责通风报信。由于全家通晓水性,为了不引起官府注意便专寻陆路,敲敲打打,从家乡一路踢来,昼行夜宿,食露盖天,穿越五六省区几千遥程,一直踢到现越南地界,方得生存。这也是日后越南阮姓居多的缘故;二是本表演形式相传为《水浒》中三打祝家庄时梁山好汉进庄侦察时的扮相;三是传说来自《忠义水浒传》中三打大名府的故事,说头对鼓、二对鼓分别为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刘唐,络旄为时迁;四是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某地农民在秋收之后,举办“酬酒庙会”,唱“谢茬戏”,当地有一位义士邀约各路男女英雄豪杰,除暴安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便将活动过程编为这一形式加以纪念。

这种干打硬踢的表演艺术现在主要流传范围只有山西神池境内,朔州、五寨也有部分乡村活动。

组成和分类。

踢鼓子秧歌由鼓道、前八角、后八角、络旄、歌手、经手、杂工约30人左右组成完整的表演实体。鼓道,秧歌队的整个表演过程,均由他们配音,乐器也只有鼓、锣、铙、钹几种,类似剧团的“武场”,以鼓为主,约7人左右。表演时鼓道安在秧歌队的前正方,与踢鼓子的面对面,行走时则走在踢鼓队的前面;踢鼓队分为前八角、后八角。前八角包括头对鼓、二对鼓和相应四个拉花的。后八角即排在前八角后面的八个人,角色分别是官先生、风流公子、一对买卖人(一个货郎、一个卖膏药的)、毛小子、毛女子(也有楞小子、楞女子),一对老夫妇。这八个人的作用是点缀、衬托,他们的动作较前八角是文雅而调皮;络旄这个角色是全队的中心,因他是名誉领导,为了能显示出他的特殊性、使其能隐蔽身份,不受任何限制,故以丑角出现,四处蹦跳,传递消息;歌手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他是以固定的鼓点为曲调的歌手;经手即实际意义上的领导,类似队长、剧团的正副团长,一般1—2名,主管全队的行政事务、对外交流等;杂工即烧水、背鼓、看道具,一般3人左右。

化装和表演。

神池踢鼓子秧歌的着装、化装基本与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相似,前八角踢鼓子的四人,头扎包巾、搭头,佩英雄镜,插飞鬓,挂满髯,身着黑袄、彩裤、腰抱、腰裙,脚着皂靴(现一般为解放球鞋),为武生(净角)装束,脸谱为大五花脸。要突出一点:威!拉花的装束化装基本与戏曲中的旦角相似,道具为丝帕花扇。后八角着装化装与各自扮演的角色的特点相符。络旄开三花脸或猴脸,手执银刷、装男扮女,动作猴像。

踢鼓子秧歌的表演,是以鼓道的鼓点为规范进行的,即闻鼓开踢。鼓的擂数与戏曲中的板名相似,是改变踢法和阵式的要领。踢鼓子的主要阵式有五雷阵、梅花阵、单掏云、双掏云、天地牌、跳四门、温场、海钓鱼、拉山子等阵。拉花的动作特点是旋身、跌针、静走,行动必须迅速、敏捷,如果迟缓,一方面会延误她舞伴的踢鼓动作,另一方面有被舞伴踢住的可能。后八角的表演以走、扭为主,只要凭个人发挥出能显示自身扮相特点即可,但他们有一点,除特殊阵势,不能走在前八角前面。络旄的动作特点是静动自如,有空就钻、无孔不入,但他活动的范围一般以“中”为主。歌手也叫唱秧歌的,他可以是鼓子队的角色兼职,也可以是专职。

表演过程。

秧歌队的表演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特定节日进行,当然,地方官的一时兴起需要以此助兴不在此列。表演过程一般4—6天,分为起秧歌、轰秧歌、码秧歌三个阶段。这里按神池县马坊村秧歌队的表演过程作一简单介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神池胡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