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是苗、侗、水、仡佬等民族常跳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其种类繁多,动作千姿百态。而苗族芦笙舞则主要分布于榕江县的八开、乐里、平永、塔石、兴华等乡镇的苗、侗、水等民族聚居地区,尤以滚仲苗族所跳的芦笙舞最为独特。榕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珠江、长江流域,总面积3315.8平方公里,人口约33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57℅,主要分布于古州、三江、平江、朗洞、计划、兴华、八开和两汪等乡镇。滚仲是平江乡的一个苗族自然村寨,座落在狮子山的山背上,位于平江乡政府北约9公里山坡上,距县城北19公里,海拔740公尺,辖5个自然村,共80余户,居住着封、王、江、李和蒋五个姓氏的人户,木瓦结构住房,块状聚落。农户以种植水稻为主,黄豆、油菜亦有出产。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仍有南城门遗址一处,四周有残迹的滚仲汛城垣长约2里。
关于苗族芦笙舞的渊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详细的记载。据当地老人介绍,相传很久以前,滚仲苗族一个叫构量的祖先,带着一家人从江西搬迁出来。在搬迁过程中,他手里拿着一把芦笙,在深山老林里寻找出路,但由于森林茂盛,荆棘满地,起初无法找到出路,始终是围绕着一个圆圈旋转(这就是现在滚仲芦笙舞以圆圈为表演轨道的原因),跟在后面的老太走累了,两手在胸前摆动(这也是滚仲芦笙舞中女性手上动作来原的缘由)。后来经过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出了森林,来到古州落脚,后辈的子孙们为了纪念祖先,结合从生活劳动过程中模仿出来的各种劳动画面,创制了芦笙舞,并以圆圈为表演路线。现在苗族称榕江为构量正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从此之后,这支苗族在许多场合,通过吹奏和表演芦笙舞来表示对祖先的敬重。
滚仲芦笙舞表演时动作基本相似,但不同曲调有平、急、缓之分,相应的表演动作也有着微妙的变化。
演奏芦笙舞是村寨之间以及村寨内部交流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青年男女恋爱的重要途径,芦笙舞的传承没有固定模式,以农户家传和村民爱好者之间相互学习吹奏、切磋,以及从师学艺等方式才使之得以传承至今。现滚仲芦笙舞的主要传承人有:杨胜青、杨昌凡、杨胜军、龙通竹等。
滚仲芦笙舞的主要特点是芦笙舞的表演是多人合舞,节奏以平、缓为主线,动作轻柔,以脚尖、踝、膝、腰、臀、肘和手臂为动作转变的着力点,在芦笙曲调的伴奏下,转、旋中手脚灵活搭配。表演中上身只是左右摇摆(有大摆、小摆和细摆),下身紧随芦笙曲调变化,以圆圈为表演轨道,忽进忽退,错落中井然有序,节奏明快。滚仲芦笙表演形象地再现了苗族人民在迁徙中和定居后的许多生活画面,多出现在婚丧嫁娶、新屋落成、祭祀活动以及逢年过节等场合,为男女青年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同时,对加强村寨之间和本寨内部各族人民的相互交流,建立深厚的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舞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生活的真实反映。许多生活内容场景和文化,通过舞蹈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而滚仲芦笙舞中,保存至今的舞蹈内容相当少,除了恋爱舞蹈的动作和内容保存还算完好外,娱乐、生活礼仪、丧事等等舞蹈内容已经失传,只留下曲谱,现在既能熟练地演奏芦笙舞,又能较大范围知道表演内容的表演师傅,年龄大多已在60岁以上,而现在的年轻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学习民族舞蹈的极积性不高,随着老人们的离去,舞蹈的传承前景不容乐观,在传承问题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