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 > 乌当区

卡堡花棍舞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卡堡花棍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卡堡花棍舞主要流传在贵阳乌当区下坝乡。下坝乡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北部,是贵阳市近郊海拔最低的乡镇,东与龙里县交界,南与本区东风镇相邻,西接水田镇,北抵新堡、百宜两个乡,面积110平方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9公里,辖8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总人口约1.5万人。下坝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主要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050余人,本乡地处南明河河谷带,山高坡陡,地势起伏较大,南明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境内。境内还有卡堡苗寨、岩底苗寨、大山布依寨等民族村寨,构成了本乡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

居住在岩底苗寨的民族自称是从江西迁移来的花苗,他们的民族舞蹈——花棍舞,原名叫跳花鼓,是在原来跳花鼓的基础上经过挖掘、改进而形成的。原舞蹈的主要道具是一个大鼓,这个大鼓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本寨人手中就珍藏了1000多年。据寨中老人说,跳花鼓的历史虽长,但没有文字记载,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吟诵下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唐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回来的途中经过一条大河,船到河中心时,被一只巨大的鳌鱼抵翻,经书掉进河中被鳌鱼吞进肚中。唐僧师徒抓住鳌鱼,剖开鱼肚,取出经书,但经书已经被弄湿,无法看清- 。这时,汉族和苗族同胞来到岸边,抬走鳌鱼。汉人得了鱼头,把它做成鱼头鼓(即佛家用的木鱼),在鱼头上敲打,每敲一下,鳌鱼就吐一个字,后来鱼头就演变成今天“木鱼”。苗民得到鱼身和鱼尾,把鱼身做成大鼓,鱼尾做成芦笙,边敲大鼓边吹芦竹,把- 的内容也吹出来了,并且将这鼓和芦笙当作娱乐和庆典及重大仪式上的祭祀器具,后来慢慢演变成如今的乐器。

每年正月,岩底苗寨举行跳花场,这是他们最讲究、最热闹的娱乐活动。春节,人们在一座平坦、宽敞的山顶上立一棵树,在树枝上挂历上许多花线、花包之类的东西,把树枝妆扮成五彩缤纷的花杆,在花杆上打许多小疙瘩,把跳花大鼓吊在花杆上。一切准备就绪后,苗寨里一位德高望重、有知识有文化、能歌善舞的主持人宣布跳花场开始后,男女老少围着花鼓,手持长竹,一边跳一边对歌,一边敲鼓一边跳舞,跟主持人对歌的人,每对上一首就解掉花线上的一个疙瘩。正月跳花场也是青年男女相亲、谈恋爱的主要场所,他们通过对歌、跳舞认识后,相互送花包、香包、花手帕等信物,算是定情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卡堡花棍舞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花棍舞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一些能跳舞的演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出舞台,许多年轻人因家境贫困不愿学,会花棍舞的人越来越少,使花棍舞的传承发展举步维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布依族婚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