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

史家营乡山梆子戏

史家营乡山梆子戏
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家营乡山梆子戏为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家营乡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朝末年,李自成(陕西米脂人)进京后,把陕西的“秦腔”、山西的“晋剧”(即中路梆子)带入京冀地区,人们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喜好等,将“山陕梆子”的韵调及原始形态与当地民间小调、民歌、方言等融会贯通,经过多年磨练,创造了一个新的剧种——“山梆子”戏,在百花山一带传承不衰。史家营乡的山梆子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山梆子戏将仪规、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真实刻画古代人伦孝道、仁义道德等社会观念和嫌贫爱富、世态炎凉、家长里短等社会状况,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山梆子不同于河北梆子,关键在于韵味不一样。山梆子集中体现在一个“山”字,地方方言厚重,戏中的道白既不是山陕话,也非京韵话,而是地道的地方话;其唱腔的显著特点是质朴自然、行腔流畅、吐字清晰、节奏明快、高亢雄壮;其程式上的主要特点是规范严谨,技巧性高,音区多以女性唱腔音区为准,多“文戏武唱”;其伴奏采用传统伴奏乐器,文场以枣木梆子、板胡为主,加上笛子、笙、唢呐、二胡等,武场乐器有单皮鼓、板、叶子、大锣、铙钹、手锣、小钹、碰钟、堂鼓等。解放后,山梆子戏家喻户晓,史家营乡的12个村,村村有剧团,能唱近百出戏,如《芦花记》《七人贤》《下河东》《走雪山》《打渔杀家》等。




下一篇:西苑村山梆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