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 > 吴桥县

独台戏

独台戏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台戏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桥的扁担戏,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年幼时为解病中的母后心烦之乱,把大量歌女招进宫中,都没有奏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十个小木偶套在手指上,配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简短的故事情节,终于博得了母后一笑。因此,有人认为“扁担戏”是从唐朝的宫廷里兴盛起来的,称之为“宫廷戏”。后来传入民间。

扁担戏,又名“独台戏”、“嘟打戏”,是在吴桥流传很广、很久远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主要靠许多的木偶和一个人的口技来完成,是一个人连演带唱敲锣打鼓的小木偶戏。有一首儿歌唱道:“嘟打戏,搭戏台,一个扁担支起来”。艺人遍布全县各乡镇。

扁担戏演出的内容非常广泛,曲目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岳飞传》等一些深受老百姓喜欢的传统故事,演绎这些故事时,道具主要是木偶,同时也是看这个艺人的口技,因为,戏的每一种声音都得有这个表演的人做出来。最多的时候需要同时出场多个木偶人物,而且这些人物不但要动要静,要大打出手,要翻筋斗、打旋子,还得有兵器的碰击声、雷声、雨声、风声和说唱对话声、锣鼓铿锵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得凭借表演者的十个手指,一张嘴和两只脚来完成。

扁担戏在吴桥的盛行期是解放以前,遍布各个乡镇。那时艺人们表演,是为生活所迫,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有的村家家都有扁担戏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扁担戏村。

解放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扁担戏出外表演也逐渐冷淡下来。现在扁担戏表演艺人,已经为数不多。扁担戏表演,不再是为糊口,而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走进吴桥杂技大世界,走进各地的景区,给人们带去享受,带去欢乐。




下一篇:玉堂春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