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 > 吴桥县

吴桥杂技·上刀山

吴桥杂技·上刀山
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桥杂技·上刀山为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刀山”,最早始于汉代,同吴桥杂技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有过兴盛时期,也有过低谷阶段。“上刀山”,作为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演项目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上刀山是过去杂技团体比较普及的节目,如著名的“刘家刀山班”、“孙家班”等。

“刘家刀山班”的传承历史有140年之久,吴桥县志曾有吴桥刀山班1882年赴安南国演出献艺的记载。“刘家刀山班”第二代传人刘荣桂(第一代不祥)当时是吴桥杂技界“将”级人物(杂技行的高手),经他手将吴桥杂技《上刀山》节目发展到了极致。在21米刀山大杆之上演二十四套惊险节目。其杂技班的蹬打节目在第五代传人刘俊玲表演中得到创新发展,由传统的蹬大缸、蹬人发展到蹬簸箩、蹬大车轮。刘家刀山班从第一代传人(刘荣桂之父)开始,到刘东、刘万升、刘万春(刘国庆的孙子)已传承了6代。

刘国栋,1942年开始带班,演员主要是家族成员和本村的乡亲。团队规模在40多人,主要有上刀山、蹬打、马术、杂交子、大小武术和叠案等几十个节目,全年在全国各地演出。到1948年,“刘家班”同本县孙家班合并改名为“同乐马戏团”,参加了支前和援朝慰问。全国解放后组成吴桥马戏第一团,后同女儿刘俊红调入天津市杂技团至今。

“上刀山”是吴桥杂技的传统项目。演出时还要有其它节目配合表演,一般3至5人。“上刀山”是一个比较惊险,让观众惊叹不已的节目。演员要赤脚踩住锋利的刀梯向上攀行,双脚却毫发无损。这就是被称为“上刀山”的杂技绝活。

“上刀山”步子要“稳、准、狠”,一脚踩稳,绝不能移动,这样就不会被割伤。表演者练就了一双铁脚掌,还要表演一些高难动作。如:倒挂金钟、金鸡独立等。这些高难动作往往会博得观众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上刀山”这一传统节目,也是过去民间“赶会”(物资交流会)必有节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会表演的人也很多。至今有的民间杂技团还保留着这一节目。




下一篇:杂技仙人摘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