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彩瓷又称织金彩瓷,简称广彩,是在白瓷胎面绘制色彩斑斓的图案,烧烘而成的瓷器艺术。广彩瓷烧制技艺始于清康熙中晚期,雍正时已初具风貌,成熟于乾嘉年间,此后至清末更显繁盛。清中叶以后,因融入了西洋工艺,广彩尤受西方青睐。
广州彩瓷始为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广彩初露峥嵘,就成为清宫贡品,现北京故宫仍藏有乾隆时的作品《品碗》《凸珠琵琶瓶》。
广州彩瓷制作工艺包括选瓷、设计、描线、填色、织金、封金斗彩、烧烘7个环节,其中有许多特殊要求和独特技艺。
广州彩瓷所选瓷胎多来自景德镇,要求洁白如玉,加彩后能显出“万缕金丝织白玉”的特有效果。
最能体现广彩工艺技巧的工艺是描线、填色的彩绘,绘工精细,既有散花鹊、织金人物羽毛、折色人物等独特技法,又融入了岭南派国画的坠粉、双勾、草虫等技法,吸收了西洋的油画、钢笔画技法,还形成了满地开光、锦边花心、通连式、满面式等彩绘式样。
织金是广彩独创的工艺,以乳金作地色,用以烘托彩绘图案,故又称织金地,在晶莹如玉的素白瓷胎上,更显得金碧辉煌且永不褪色。
烧烘为广彩制作的关键,因所用颜料以水调成,彩绘时又是一层盖一层施彩,炉火温控不当容易发乌变色,一般需控制在摄氏800度左右的较低温度,成品色彩才达到明亮艳丽的效果。
广州彩瓷烧制技艺汇广州彩、景德瓷于一体,融北方传统瓷艺彩绘与岭南画派技法、中国彩瓷工艺与西洋瓷艺及绘画技术于一身,以南北交辉、东西合璧而独树一帜,也以“堆金积玉”的技艺特点而别具一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科技价值。2008年,广彩瓷烧制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