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鞋制作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据传,在常州地区也可上溯到1000多年以前。但历史资料中都未有确切的记载。只是在民间世代相传。
明清代,常州地区农村普遍流行着在新生儿出生前,做虎头鞋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制作复杂、精细,仅虎头就需运用刺绣、打米子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常州制作虎头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色间杂,轮廓清晰。常州虎头鞋有棉虎头鞋和单虎头鞋之分,孩童冬天穿棉虎头鞋,夏秋季穿单虎头鞋。代表性作品有王字虎、母子虎、麒麟虎等脸部造型的虎头鞋。
制作一双地道的虎头鞋须经过多道较为复杂、精细的工艺、工序。主要过程有:剪好鞋样、粘贴鞋样、纳鞋底、制作鞋头、鞋面、镶边、上楦头、修整。纳鞋底需在鞋底外周纳一圈,然后纳中间,鞋底一般纳成升箩底、三套升,或是如意状、桂花针。其中鞋面制作工序需运用刺绣、拔花、打样等多种针法,需精工细作;而虎嘴、虎鼻、虎眼等处,只需用手粗条线绣缝,由此,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而镶边工艺即是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镶边,一般由红、黄、白色搭配好,以增加虎头鞋的美观,表现出虎头、虎面的憨态可掬和威猛夸张的效果。
孩子穿上虎头鞋后,鞋面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一两岁左右。此时的儿童穿着鞋底肥大的虎头鞋跃跃欲试,想要走路,又怕跌跤,因而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柔软的虎头鞋,利于儿童小脚板的生长。民间普遍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常州虎头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人有谢慕韫、于秀琴、徐云霞、杨爱娣、陈笑妹等。常州虎头鞋生成历史悠久,蕴含着浓郁的江南地域特色和风情,具有较高的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亦是一种吉祥物。尤其是于秀琴制作的虎头鞋漂亮、美观、精致,在常州地区已名闻遐迩,前来订购的市民和外国朋友络绎不绝。现在于秀琴已把制作工艺和技艺传给女儿。谢慕韫亦把技艺传至女儿和儿媳。由此可见,常州虎头鞋制作技艺一直在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延续之中。